小白裝機/選購電腦指南

框架:

0、前言&本文適用人羣

1、關於電腦的部分基礎認識

2、關於需求、預算和消費觀的陳述

3、關於電腦的基礎知識

4、具體的硬件選購

5&6裝機時和裝機後你可以做的事

7、碎碎念、疊甲

正文

摘要:本文告訴了讀者一臺一般的電腦是什麼樣的,介紹了裝機時如何明確預算以及需求,陳述了搭配一臺配置合理、符合需求的電腦的方法,並列舉了幾套可參考的配置。最後,文章還大致講解了購買電腦配件後的各類注意事項。

ps:本文只介紹了matx主板pc,對itx和服務器需求者幫助不大

Part0:前言

lz在一年多以前計劃買下一臺高性能主機後開始瞭解電腦硬件知識,到現在能夠獨立撿垃圾,以及幫助家裏人組裝電腦、排查硬件問題,已經成爲了一個diy愛好者。寫下這篇文章是因爲在紅薯和黑盒兩個平臺多次幫助他人後發現大部分詢問配置時的通病,看到大家需要幫助的幫助的帖子很想幫大家找到適合自己的配件,但是一個個回覆多了實在有些累(並且最後主頁都變成了電腦相關的帖子),遂寫下本文,以後提供的幫助前會先轉發此篇文章,若有更多問題才提供更詳細的解答。

本文適用人羣:

1、想裝一臺電腦但對電腦知識不太瞭解的人

2、看中了裝機店某套配製但不確定是否合理的人

如果你是以上三類人並且希望搭配出屬於自己的電腦,歡迎閱讀本文。

爲了照顧完全沒有基礎的小白,本文先從最基礎的部分入手。

Part1:一些基本認識

電腦有8個基本硬件構成:CPU、主板、顯卡、散熱器、硬盤、內存、電源、機箱(包含風扇)。8個配件缺一不可。關於這八個配件的運行原理,你可以在幾乎所有社交媒體上找到關於他們的科普,因此此處不多贅述。但是我希望向你描述你的電腦組裝出來後會是怎樣的:

1、這臺電腦可以運行windows或linux系統,可以運行市面上99%的遊戲。在選對配置的情況下可以你需要的專業軟件。

2、它的正常使用需要一臺顯示器,一個鍵盤和一個鼠標。如果你打算從0購買電腦,請將這三個設備的預算加上。

3、一臺電腦只能滿足一人份的需求,比如同時用兩套鍵鼠操作是不可能實現的。

4、沒有無線網卡的主板(一般是名字不帶wifi或看起來有點簡陋)是沒有wifi和藍牙功能的,這樣的電腦你只能通過插入網線讓這臺電腦上網。欲適用wifi則需使用usb網卡或pcie網卡,這需要額外購買。

5、“價格-性能-穩定性”的三角最多隻能滿足兩個。你能看到的低價主機一定是通過犧牲性能或穩定性達成的。以2666v3+588爲代表的撿垃圾機型,性能上不算難看,但cpu是洋垃圾,顯卡是礦潮元老,都是高負載十五年之後到你手上的,如果你希望要一臺能穩定使用至少三年的機器,那麼你不該選擇他們。

Part2:需求&預算&消費觀

購買一件物品之前你需要明確你的需求,這是一定需要的。請詢問你自己以下問題:

1、軟件:如果你是用來玩遊戲,那你玩的是什麼遊戲?3a大作還是fps抑或是兩者兼有。或者是生產力需求,那你需要的軟件是ae,是達芬奇,還是blender,或者cfd(他們對硬件性能的需求側重點是不同的)?如果兩者兼有之,那麼需要明確需要現照顧生產力還是遊戲。這方面的講解會在後文詳細講解

2、硬件:你是否有品牌傾向?你是否有對電腦的顏色搭配/燈效有期待?你是否對機箱外觀有期待(海景房/側透/不透)?

其次是預算:你希望爲這臺電腦花費多少錢?最好明確到千,並且明確可以小超還是完全不能超。請在計算時明確是否包含外設(鍵盤鼠標顯示器)。

最後是關於消費觀(這段純屬私貨,不算在教程內):1、在購置大件物品前我需要明確我是否真的需要它,例如辦公主機不需要獨顯,也不需要高刷顯示器;2、在需求都被滿足的情況下應降低預算,而不是把錢花完,例如只玩星露谷或者只是剪輯1分鐘的1080p短視頻就不需要購買4080顯卡;3、不聽信網上性能焦慮謠言,4060已經可以流暢運行市面上99%的遊戲,12100f用來打3A大作也不會有任何問題(但後臺掛個別的軟件確實會卡)。

這時你可以試着寫出類似以下需求單:我的預算是不含外設5k可小超,平時比較喜歡打3A遊戲,也會和朋友打cs2,偶爾會用達芬奇剪一剪視頻和以及用lr修一修圖,我希望能我的電腦是白色海景房,因爲我會把它放在桌上。

你或許會好奇:寫出來了,然後呢?誠然,只有需求無法直接購買(畢竟電商平臺可做不了你的導購),我們還需要學習更多的知識才能更好地選擇。

Part3:電腦基礎知識(這部分內容與part1並沒有重合)

好啦,現在你也許能夠明確自己的需求了(也許不能,但也無妨,認識自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接下來你可以試着瞭解一些選擇硬件時應注意的點。

網遊對cpu的三級緩存和內存的頻率/時序敏感。大部分3A遊戲對顯卡敏感,部分遊戲可能需要較大容量的內存。不同生產力軟件對配件敏感程度不同,例如pr、達芬奇等剪輯軟件對顯卡較爲敏感,仿真軟件對cpu敏感,建模軟件對gpu敏感並且大概率需要較大內存。

以上內容只是一個大致的結論,你或許能從中看到一些模糊的方向。下面的內容是對電腦配件更詳細的科普,你可以直接跳過(雖然我並不建議你這麼做)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器):分爲主頻、核心數、三級緩存(L3)和接口四個參數。主頻越高cpu計算速度越快,但是現在的cpu已經能滿足大部分人的需求了。核心數越多能夠同時處理的任務越多,但是這收到軟件和cpu本身的調度影響,而大部分軟件不會對多核進行優化(因爲大多數pc用戶的核心數爲4~8個)。三級緩存對網遊幀率影響大。接口涉及cpu能否安裝在主板上,例如intel12xxx~14xxx只能在lga1700平臺安裝,amd5000是am4平臺,amd7000~9000是am5。部分細分領域專業軟件會對部分cpu進行專門優化,選購前還請多多注意。

顯卡(gpu,graphic processing unit):核心頻率、顯存大小兩個參數(此處不討論顯存帶寬)。核心頻率決定了顯卡的計算速度,顯存決定了顯卡可以渲染的精細程度。顯存不夠會導致開過高畫質/分辨率時爆顯存最終閃退。主要的生產廠商是amd和nvidia。amd的特色是性價比高,缺點是會他們的驅動是玄學,有人經常掉有人一直都沒掉。在選購顯卡是,你仍然需要注意核心體制、散熱規格等參數。

內存:容量、頻率&時序。購買時優先選擇雙通道(兩根)內存。優先選擇滿足自己需求的容量。例如只玩遊戲16g就足夠,但是需要保證後臺不掛太多軟件,想要掛軟件就得32g;lr修圖jpg16g就夠了,raw則建議32g起步。頻率和時序對遊戲時的延遲影響很大,生產力用戶一半不用考慮這點。遊戲玩家選擇intel平臺應選擇頻率更高的選項,如7200mhz(頻率) c34(時序);選擇amd平臺則應選擇時序更低6000mhz c28。關於這方面內容可以參考其他博主更深刻的科普,此處只給出最佳答案。另外,有的主板有四個內存通道,你可以將四個通道都插滿以獲得最大容量,但此時你的內存頻率只會有4800mhz(基本上不用追求競技遊戲了),並且有小概率遇到兼容性問題(開不了機)。

硬盤:1、現在常見的固態硬盤分爲pcie3.0和pcie4.0,玩遊戲選3.0就行,有生產力需求可以上4.0;2、主流固態硬盤分爲tlc和qlc(電商常客ti600最常見),千萬不要選qlc,因爲它耐久低,大文件讀寫出緩後和u盤一樣慢,價格還沒便宜多少;3、不推薦選購機械硬盤,除非你有明確且堅定的需求,現在還在生產的機械硬盤都是4t起步的(大幾百元應該不算便宜把),機械硬盤對環境要求高,大部分低端型號性能一般的同時還有噪音,而可能只是爲了存一些老照片,何不考慮定期壓縮並上傳至網盤呢?(不壓縮小心被封,我幾百g的高中畢業視頻素材就是沒壓縮被阿里雲盤封的)

散熱器:散熱器的是根據cpu的功耗選擇的,性能越強的cpu需要越好的散熱器。散熱器作用且僅作用在cpu上,散熱器上一般自帶風扇,但我們常說的“風扇”是構建機箱風道的工具,一般和機箱放在一起討論。

Part4 硬件的選購

既然你已經瞭解了一定的電腦基礎知識,此處lz爲你整理了一份思維導圖,你可以在裏面挑選符合你的需求的配件。請注意:1、這些配件的價格是lz在tb搜索的價格,日期爲2.27~3.1,不代表全網最低價;2、lz選擇的這些型號不一定是性價比最高的搭配,也無法保證如此搭配100%不會出現硬件層面的問題。

選購時需要注意合理搭配。“合理”的定義是在一定預算內正常高負載使用時不會出現cpu和顯卡一者滿載另一者使用率不超過60%的情況。例如較低端的12100f搭配4070tisuper玩遊戲可能會導致顯卡過於空閒,而改爲12600kf+4070super會是更爲合理的搭配。

圖源:Zoverchen@bilibili

硬盤在購買時可以詢問商家是否可以幫你安裝系統,如果不可以的話也沒有關係,你只需要準備一個空的大於16g的u盤作系統盤就可以。如何製作系統盤可以參考網上的教程。如果你害怕出錯,我建議你在博主們推薦的幾個方式中選擇直接在官網下載。

圖中價格僅供參考,表明價格只是爲了給出價格區間範圍。大部分產品不建議在jd購買,因爲價格普遍偏高,而他們的售後除自營店外和tb是一樣的,pddlz幾乎沒有體驗過(取個件要開三個軟件確實不太想用下去),dylz沒有下載也沒用過,但是據說比tb和pdd便宜一些。選購時最好在開的時間長的或者出貨量比較大的店鋪購買,並詢問好售後政策(尤其是主板、cpu和顯卡)。

Part5 裝機時你應該做的

恭喜你,你已經購買完所有需要的配件了,現在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到。但也請你在等待快遞的這幾天稍微冷靜一下,多看幾遍B站硬件茶談的裝機視頻,並做到閉上眼能大致想起每一步的步驟和要點。你也可以在這幾天準備好

請對每一個到貨的配件都錄製開箱視頻,以防商家扯皮。關於開箱視頻怎麼拍,你可以上網搜一搜,專業博主講得比我詳細。

裝機步驟請參考b站硬件茶談的裝機視頻,這是世界互聯網最佳的裝機指導視頻。

warning:請你確保在裝機前攝入足夠的能量並且不在晚上開始裝機,除非你不打算睡覺。

裝散熱的時候記得撕膜!裝散熱的時候記得撕膜!裝散熱的時候記得撕膜!

裝機完成後不要急着扔包裝盒,有的配件需要包裝盒才能正常售後,並且包裝盒是郵寄、出二手的必備物件,很多人甚至會爲此特地購買一個新的盒子(可不便宜嘞)。

安裝好系統後,請及時下載圖吧工具箱(百度搜索)進行壓力測試,一般會在aida64中進行單烤fpu、furmark單烤顯卡、前兩項同時進行的雙烤這三項測試,每一項至少要進行30分鐘,並在這個過程中觀察傳感器溫度(壓力測試界面都標有),cpu溫度穩定不撞溫度牆(紅色線條不動),顯卡溫度穩定不高於80度,則算是散熱穩定。若購買產品爲英特爾13~14代帶k產品,則可以通過記錄r23(需要另外下載)循環10min和p95(壓力很高,電壓過高可能有有損壞風險)5min烤雞確定穩定性。

Part6:善待電腦

你可以將硬盤進行分盤處理,大部分情況下分成CDE三個盤即可,D裝軟件E裝數據,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分配。lz建議至少給c盤200g空間,512g硬盤至少150g。將所有的軟件下載路徑改到軟件盤,所有的緩存文件(如微信文件)存到文件盤。

另外,大部分軟件請不要直接從微軟商店下載,它會佔用你的c盤空間;也不要從任何軟件的應用商店下載。請直接訪問該讓軟件的官網下載。

你也可以使用以下幾個軟件增加你的效率:

7z:解壓縮軟件,網盤裏解壓不了的可以下載下來在自己電腦上解壓。

geek(圖吧):卸載軟件。

forcedelete:刪除正常刪不掉的文件(比貼吧裏的刪除命令行適用範圍廣)

potplayer:能播視頻(比vlc好因爲它那能播422 10bit),快捷鍵多,需要花一點點時間學習。請不要下載要付費的版本

spacesniffer(圖吧):塊狀圖呈現硬盤佔用狀態。

quicklook(微軟應用商店):選中文件後空格預覽(很方便)。

powertoys(微軟應用商店):很多的功能,比如將某個窗口訂在頂部(比如邊寫文章邊看直播),超級複製粘貼之類的,部分功能需要一定的基礎知識,但是非常非常好用。

火絨or360(二選一):安全軟件。雖然現在網上病毒比較少,只要不下載來路不明的文件、軟件都在官網下載問題就不大,但是還是下載一個穩妥一些。

Part7:碎碎念

lz並非非常硬核的diy玩家,最硬核的操作應該就是把自己的137kf壓到1.21v定5.3g,甚至連內存超頻都還沒整明白。但是lz目前已經幫其他人從選擇配件到完全可用完成了十餘臺電腦(儘管都不太高端就是)。所以lz在推薦配置時會盡量選擇真的使用過的配件(比如微星主板、光威內存),並非打廣告。如果你要選擇其他牌子的配件也完全沒有問題,現在的diy廠家都在努力減少自己產品的兼容性問題。但是儘管如此,在最終下單前還是建議讀者多多蒐集資料,以確保萬無一失。

現在寫下這篇文章其實並不是最好的時機,因爲這段時間amd和nv兩家都在正在逐漸發佈新顯卡,無論是新產品口碑、性價比還是價格,都處於較爲動盪的時期。但是在理解基礎知識後,再去有針對性地瞭解這個市場,會讓你能夠得到一個真正合理的配置單,彼時即使你有問題,這些問題也不再會不合理。

和大家分享幾個B站up主,他們是是lz獲取diy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

蒸汽火雞:整理電腦圈最新訊息的工具人。

芝士華萊士:每日顯卡&cpu底價,以及最新的資訊。

ZoveyChen:樂子人,聽他吹水很有意思

51972:最狠的電腦區up主,他的橫評系列意義應該僅次於硬件茶談的裝機視頻。

極客灣:硬核知識科普。

陳墨啥都玩:勤勤懇懇的小衆up主,更新頻率很高,經常能看到之前完全不知道的東西。

筆吧評測室:極客灣隔壁的筆記本測評up主,可以瞭解筆記本圈的事情,多看可以增加對電腦的立體認知。

天才趙德柱:名義第一肝帝(個人封),可以在他的視頻裏找到很詳細的配置測試。

先寫到這裏吧,其他有什麼想寫的以後再說了。過段時間計劃把這篇文章寫成一個省流版,但是lz還沒想好應該怎麼和餵飯到嘴邊的配置推薦形成差異,或許本來就不會沒有什麼差異?好了不說了,先睡覺吧。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裏友好討論。如果大神發現文章裏有任何謬誤或偏頗也請直接指出,我們一起來完善這篇文章。非常感謝大家。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