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日常使用的電腦是小主機+顯卡塢,最近感覺性能,主要是CPU的性能弱了一些,加上裸露安置總是有灰塵落在上面,於是又有了改進的心思。沒有地方安置臺式機龐大的身軀,ITX小電腦是我所心儀的。然而成本和散熱一直是糾結的,ITX的主板都比較貴,而高性能的CPU也能很貴,這個成本增加很多。而且高性能CPU的散熱也是個問題,有些擔心。直到某一天看到了一款自帶頂級CPU的ITX主板,綜合算下來比相似性能的CPU+ITX主板要划算多了,於是果斷入手。
![]()
看上圖就是打造完的小電腦,是不是很小巧,可以拎起來就走。關鍵它的配置也很強大,換顯卡也很方便。下面來分析下如何打造和性能測試的結果。
![]()
首先就是這款自帶CPU的ITX主板,銘凡的BD795i SE,這款主板是ITX規格,自帶AMD R9 7945HX處理器,具有散熱少,性能強的特色,價格僅2.5K,非常划算。要知道這款AMD銳龍9 7945HX處理器是基於5nm製造工藝和AMD Zen 4架構打造,它採用全大核設計,擁有16大核32線程,加速頻率高達5.4GHz,三級緩存64MB,TDP 55-75W,自帶AMD Radeon 610M集成顯卡。屬於排名靠前的頂級CPU之一。
![]()
取出主板,首先引入眼簾的是碩大的散熱器鰭片。這款主板不僅預先裝好了CPU,更是連散熱片都放好了,並且支持安裝風扇。
對這就是現在新興的MoDT,將移動處理器應用到了臺式機上面。其優勢主要在於使用低功耗、低噪音的處理器以及藉助它靈活的設計使臺式機的機身變得小巧。同時,價格低、散熱少、噪音低、板U一體,具有較高的性價比,是它的特色。
![]()
這款主板是標準的ITX板型,散熱鰭片佔據了絕大部分的空間,其餘的部件則分佈在四周。
![]()
首先看這一側,有24PIN主板供電接口,3個白色風扇接口,機箱面板接口,USB 3.2 Gen1 機箱前置USB接口。2個SO DIMM內存插槽,就是俗稱的筆記本內存插槽,支持DDR5內存,最大總容量一共96GB,頻率5200MHz。不過實測還可超頻超過這個頻率。
![]()
緊挨的一側,有一條PCIe 5.0x16內存插槽,帶有金屬加固,用來安裝顯卡。
![]()
相對的一側,則是有2個M.2存儲插槽,支持PCIe 4.0x4,單槽最大4TB容量。邊上是8PIN的CPU供電接口。而在8PIN CPU接口的後面,靠近散熱鰭片的地方,有一個可接無線網卡的板載接口。
![]()
板載接口就那麼多,而在IO接口上面,從左到右分別是3個音響接口,一個2.5G有線網口,下方是2個USB 2.0接口,clear bios按鈕,USB-C接口支持USB 3.2 Gen 2 10Gbps速率,一個DP1.4和一個HDMI 2.1接口,2個藍色的USB 3.2 Gen 1 USB-A接口。
這一套板U,非常緊湊,基本該有的接口都有了,包括2個NVMe SSD硬盤接口,顯卡接口,風扇接口,前置面板接口,不過沒有SATA接口。這是因爲這套板子沒有南橋,全部是從CPU出來的,很滿了。
![]()
下面我們來安裝,安裝ITX電腦,既要防止過於追求小體積,造成散熱困難,又要避免過大,失去了ITX小巧的意義。所以選擇了這款超頻三的蜂鳥三ITX機箱。
![]()
選擇這款機箱有幾個因素,首先它是11.9升機箱,大小比較適中。帶有提手便於攜帶,四面mesh金屬網通風良好。同時很重要的,它支持顯卡長度達340mm,而且3PICE插槽,可以說即使是旗艦顯卡也同樣可以使用這款機箱,這下子我的三風扇顯卡就可以放進去了。機箱尺寸是348mm進深、寬160mm、高215mm。
![]()
機箱前面有一個開關按鈕,2個USB-A接口和一個USB-C接口。
![]()
側板是卡扣式快拆快裝的,所以可以輕鬆取下。從背部可以看出有3個PCIE槽,後面是一個電源線接口。空的是主板IO接口位置。
![]()
這裏是右側面看,中間的架子將機箱分爲了兩側。這一側右面是主板位置,左側是電源位置。機箱支持SFX電源。前面板引出線有3根分別是USB-A、USB-C和電源按鈕和電源狀態。一根電源引線從後部延頂部延伸到前面。
![]()
另外一側,如果是短顯卡的話可以掛裝SATA硬盤,還有底部安裝3.5英寸硬盤,不過通常大家不會這麼做吧。這款機箱還具有上下3個12015薄風扇位置,
![]()
機箱底部有四個大腳墊。底部有防塵網。
![]()
下面我們來安裝主板,在安裝主板前,我們先安裝下無線網卡,雖然我並不準備平時用無線,但加個以備萬一,更加靈活。主板的隨機配件有一大堆螺絲,以及這個特定的無線網卡安裝套件。
![]()
一頓操作,這個套件裝好了,當然無線網卡是自己的,天線也是自己去配。
![]()
然後裝好這個無線網卡套件,並安裝好IO擋板。話說廠商並沒有給這個無線網卡套件的安裝說明,我還是靠客服給的一張成品圖自己琢磨出來的。
![]()
然後安裝好硬盤,硬盤是簡單的免工具橡膠按鈕固定。固定很容易,拔出來比較費勁,大概是因爲比較新的緣故吧。大家可以看到豎着的無線網卡套件。
![]()
內存是英睿達的一對DDR5內存,5600MHz,雖然主板寫着最大5200MHz,不過我們可以超頻嘛,具體一看後續。
![]()
內存是單面的,插好後光溜溜的一面衝着自己,好不習慣。
![]()
下面準備安裝風扇了,給這個鰭片加一個12cm的風扇,這個配套的支架是隨主板帶的,很容易固定。
![]()
隨便找一個風扇就裝上了,想想自己無光的風扇也不多,也許下次換個更給力的上去。CPU風扇接口在24PIN電源的後面。
![]()
由於這個機箱的配置所以需要一根PCIE顯卡轉接線,超頻三的RC185 4.0,支持PCIe 4.0,185mm長度。如果用PCIe 3.0的轉接線,我之前實際測試過,只要不是4090和7900XTX,基本沒有損失。
![]()
先安裝電源,將電源需要的線插好,將電源支架取下,然後固定好電源,最後在整體固定到機箱內部。別看說了這麼多,其實就2顆螺絲的事。這款機箱需要SFX電源。
![]()
然後是安裝主板,四顆螺絲非常好安裝。這裏設計的也很好,CPU供電線也比較好安裝,其他的線也是如此,總體還是很輕鬆的。說明主板和機箱設計的都挺好的。
![]()
轉到另外一面,安裝顯卡。這款機箱支持340mm長顯卡,所以我的3風扇顯卡終於用上了。顯卡是藍寶石的RX 7900XT極地版,20GB大顯存,現在流行本地部署DeepSeek,大家知道大顯存的好處了。轉接線的另外一端固定到中間的,有預設的螺孔。
![]()
機箱的背部,可以說是非常清爽的。
![]()
插上電源接好顯示器,順利啓動了。下面我們來做些測試,看看這款小電腦的表現如何。
![]()
運行魯大師看看識別的電腦配置,CPU是AMD R9 7945HX,鎂光DDR5 5600MHz內存,說明這款英睿達的內存用的鎂光顆粒,藍寶石RX 7900XT顯卡 20GB。
![]()
CPU-Z,CPU AMD R9 7945HX,TDP 55W,三級64MB大緩存就是爽啊。
![]()
內存工作在5200MHz,如同標識的一樣,這個沒關係,我們後面可以進BIOS超頻讓它發揮正常的性能。內存支持5600MHz,時序46-45-45-90。
![]()
CPU-Z 測試,單核767.3,多核13558.4。
![]()
AIDA64 內存測試,讀取61504MB/s,寫入62487MB/s,複製51172MB/s,延遲87.8ns。
![]()
魯大師跑分測試,總分270萬,其中CPU高達123.6438萬,內存17.3781萬。
![]()
V-Ray渲染測試,分數35339。
![]()
Blender 測試,版本4.3,成績463分。
![]()
CINBENCH R23,單核1951,多核32333。
![]()
3DMARK CPU Profile測試,單線程1094,16線程12701,最大13566。
![]()
3DMARK Time Spy Extreme,總分12326,其中CPU分數10531,圖形分數12709。
![]()
3DMARK Time Spy,總分22865,其中CPU分數12911,圖形分數26466。
![]()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總分16695,其中CPU分數41790,圖形分數16752,綜合分數8668。
![]()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總分30625,其中物理分數41420,圖形分數32975,綜合分數15907。
![]()
3DMARK Fire Strike,總分45464,其中物理分數41654,圖形分數57990,綜合分數18313。
![]()
SPEED WAY分數5270。
![]()
3DMARK Steel Nomad,總分5395。
![]()
PCMARK10,總分9732,其中Essentials11647,Productivity 10807,Digital Content Creation19874。
通過測試項目,我們看這款電腦的表現還是很搶眼的,尤其是這款R9 7945HX CPU的表現,十分出色,那麼它的發熱如何呢?
![]()
AIDA64 FPU壓力測試,CPU 功耗持續穩定在100W,而溫度則是穩定在69度,一個很清涼的溫度。
我們再看看遊戲的表現如何。
![]()
首先是地平線5的表現,2K分辨率,在極端最高畫質下,可達成174幀。其中CPU模擬平均351.2,CU渲染229.1。
![]()
賽博朋克2077,2K分辨率,開啓AMD FSR3,超級畫質,幀速322幀。
![]()
黑神話.悟空,2K分辨率,畫質影院級,幀速125幀/秒。
![]()
絕地求生,2K分辨率演習場,平均350幀。
可以看到,用銘凡這塊買主板送頂級CPU的BD795i SE打造的ITX小電腦,無論是生產力還是遊戲力都表現十分出色,小小的身材具有如此的爆發力,可謂是一把好手。
![]()
不僅如此,我們可以進入到BIOS裏面超頻,從而充分發揮CPU和內存的性能潛力。進入到BIOS界面,然後將內存從5200MHz超頻到6000MHz。將內存開啓PBO手動超頻並做一些相應的設置。考慮到是小機箱,所以設置相對留有餘地。
![]()
重啓電腦,我們看CPU-Z內存頁面,頻率是6000MHz,時序是38-46-46-87。
![]()
魯大師單獨運行CPU和內存測試,內存從17萬分提升到了19.3萬。CPU從121萬提升到了128萬分。
![]()
AIDA64內存測試,讀寫均有提升,延遲也減少了。
![]()
V-Ray測試,分數提升到了36022分。
![]()
BLENDER渲染測試,474分。
![]()
CINBENCH R23,多核32227,單核2018,單核提升,多核基本不變。
![]()
CPU Profile,單線程1136,16線程12868,最大線程13865,相對之前都有所提升。
從上面測試的結果看,超頻後各項指標均有所提升。
![]()
AIDA64測試,18分鐘後溫度在70度,100W功耗。小幅超頻並沒有增加溫度。
總的來說,使用這款自帶CPU的ITX主板銘凡的BD795i SE打造ITX小電腦,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它具有超高的性價比,超強的CPU性能,僅100W最大的低功耗,簡直是ITX電腦的絕配。配合超頻三的蜂鳥3ITX機箱,頂級3槽旗艦顯卡也能裝得下,用的好,非常強大。
銘凡家自己也有一款搭載BD795i SE的整機,非常適合。如果是懶得自己裝一臺主機,或者自己不太會裝機的。也可以直接上795S7整機,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性價比也非常的高,而且好像更加划算。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