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一款遊戲差點摧毀整個遊戲行業?

這一刻你有什麼感想?

你看大家多興奮,今天大家興奮不已的是我32年前作的東西。我真的......這是非常個人化的情緒,作那些東西要花很多心力。這款遊戲是在五週內完成的,那是我人生中最辛苦的五週,我需要一點時間平復...我真的很高興來到這裏。

2014年4月26日,一個男人在鏡頭前滿含熱淚哽咽道幾乎語無倫次的說出這段話。

幾個小時前一夥車隊隨着轟鳴聲駛向了阿拉莫戈多市,他們此行的目的不是爲了冒險也並不是爲了見證漫天黃沙,而是爲了遊戲史上最“臭名昭著”的遊戲。

1972年,兩個年輕人在租來的簡易辦公室裏用500美元註冊了一家遊戲公司,五年後他們發佈了一款跨時代的主機。

這家公司名爲雅達利,而這款遊戲機就是雅達利2600.

雅達利2600引領了遊戲機的第二世代,是第一款插入卡帶式的家用遊戲機,稱得上是現代遊戲機的始祖。

雅達利2600

2600發售僅一年就爲公司賺得3.3億美元,相較其他主機的創新使得雅達利快速佔領市場。

但沒有對手真的是好事嗎?

1978年,諾蘭·布什內爾被踢出了他一手搭建的遊戲王朝,取代他的則是營銷顧問雷·凱薩。

諾蘭·布什內爾

新官上任三把火

第一把火燒到了員工身上,凱撒不斷的壓迫雅達利旗下的遊戲開發者,更荒唐的是無論遊戲做的有多好製作組也無法從中獲利甚至是標註名字。

在此期間有四名員工離職重新創業,他們的公司名字叫做Activison(動視).

第二把火燒到了運營策略上,凱撒並沒有遊戲開發經驗所以他將所有重心放在了營銷上,鋪天蓋地的廣告與大量的營銷使得雅達利2600徹底走向了“神壇”。一夜之間雅達利幾乎壟斷了整個遊戲行業,而年收入更是直逼母公司華納的二分之一。

帝王登上了自己的王位但卻不知道怎麼治理國家

1982年,雅達利向動視提起訴訟,要求禁止動視在自家平臺上發售遊戲,可最終這個"王"敗訴了。

高傲的王被曾經的手下當頭一棒...

動視爲雅達利製作的優秀遊戲

此時第三把火姍姍來遲

最後這把火燒到了雅達利自己身上,在此前1981年大量與遊戲無關的廠商在2600上看到了商機,此後一年不計其數的爛作發售在市場之上。

遺憾的是,雅達利並沒有任何能力去對這些第三方出品的遊戲進行規範,而這些遊戲全都被玩家們視爲出自雅達利之手。

要知道當時的市場並沒有遊戲媒體與評測機構,玩家們購買遊戲完全只能憑藉運氣,在大量濫竽充數中選到一張好牌無異於大海撈針。

部分好遊戲

此刻雅達利變成了一個無限膨脹的氣球

他們迫切的需要一部足夠優秀的作品來挽回玩家的信任,而恰是這一年中斯皮爾伯格的《E.T.外星人》讓他們看到了“曙光”。

1982年7月27日

霍華德·斯科特·華沙接到了由總裁凱撒打來的電話,“嗨,霍華德,我們需要在聖誕節之前做出一個《E.T》的遊戲,你做的到嗎?”

同時霍華德也是斯皮爾伯格親自點名的

一邊是福利的誘惑,而一邊是嚴苛要求帶來的壓力。要知道當時除去內部調整測試、遊戲批量製作、運輸等等工作留給這款遊戲的時間只剩幾周了,而大部分內容霍華德必須獨自完成。

最終霍華德咬牙答應

此時的霍華德並不知道這個決定會讓他“後悔終身”

《E.T.外星人》

這位霍華德·斯科特·華沙並非等閒之輩,他的第一部作品《亞爾的復仇》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個擁有故事背景的電子遊戲,霍華德更是爲這部遊戲寫了一篇科幻故事,此後更是有漫畫衍生。

初代作品的成功也爲他贏來了斯皮爾伯格《奪寶奇兵》的改編權,這也是史上第一款電影改編的電子遊戲。

一位冉冉升起的遊戲製作人與一位冉冉升起的大導演再次相遇了,但這次命運似乎給他們安排了不同的道路。

左爲斯皮爾伯格;右爲霍華德

五週後E.T趕在限定期限內完成

後來霍華德在採訪中談到:“那是我人生中最艱難的五週,沒日沒夜的工作幾乎耗費了我全部心血。”

第一部作品《亞爾的復仇》花了五個月,第二部作品《奪寶奇兵》花了近七個月。

那麼這部一個多月完成的遊戲究竟如何呢?

不得不提的是這部遊戲確實有很大創意,放在當時的技術下也不算很差勁。

玩家需要在遊戲內扮演E.T收集三件設備最終召喚飛船回家,值得一提的是下面的數字會隨着玩家操控E.T行走而減少,當數值耗盡E.T就會死亡。

當然在收集的過程中科學家與探員NPC會不斷的干擾玩家,爲此霍華德設計出了E.T的特殊能力(圖片頂上方),當行至不同區域會隨機變換能力增加玩家的可玩性。

遊戲在送到本部後得到了讚賞,斯皮爾伯格同樣也給出了不錯的評價。

E.T外星人遊戲畫面

在電視採訪中斯皮爾伯格是這樣說的:“它兼顧了難度與樂趣,簡直就是我的最愛。”

在歡呼聲中雅達利的喪鐘敲響了

樂觀的雅達利製作了四百萬套遊戲卡帶,他們甚至跳過了很多測試階段直接開始籌劃售賣。

自此鋪天蓋地的宣傳再次迎來......

E.T.卡帶

1982年12月聖誕節前夕

這款潤色已久的遊戲上市了,不出意外在半個月內《E.T.外星人》賣出了超250萬套。

一個月後...

鋪天蓋地的退款與差評如同雨水般湧來,遊戲因爲趕工痕跡和BUG受到廣泛批評。

E.T沒有製作專門的新手教程而人們也沒有去看說明書的習慣,使得大多數玩家根本難以理解遊戲內容。

另一邊掉進深坑的判定做的太過糟糕,使得玩家常常陷入爬出與掉進深坑的循環之中。

自此雅達利在玩家的心中徹底崩壞,這次事件也被稱爲“雅達利大崩潰”。

E.T

1983年雅達利從盈利變爲虧損

虧損額度達到了5億3000萬美元,連帶母公司華納的股價也暴跌了2/3。

囤積的貨物被公司高層祕密處理,埋入了深坑之下。

這位遊戲帝王的崩塌也伴隨着許多第三方遊戲製作公司的破產,動視也在雅達利衝擊後的第二年,申請了破產保護。

1984年7月2日雅達利被賣給了Trame,轉型成爲一家生產和組裝個人電腦的企業。從此,雅達利正式退出電子遊戲的舞臺。

此後三年北美再無廠商提及遊戲行業,本土遊戲機市場徹底消失。

《雅達利:遊戲結束》

2014年Xbox出資拍攝了一部紀錄片

《雅達利:遊戲結束》,在編劇一欄赫然寫着一個熟悉的名字“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那天的挖掘現場天氣並不好但依舊有着大量玩家慕名而來,當工作人員從漫天黃沙下挖出一個幾經變形的包裝。記者向着霍華德問出文章開始的問題......

在那此事故後霍華德離開了心心念唸的遊戲行業,逐漸轉行做了一位心理諮詢師。

2013 年 6 月,霍華德成爲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的特約藝術家,在那裏他的遊戲《亞爾復仇記》被作爲新視頻遊戲收藏其中。

被挖出的E.T

時間回到1983年,許多專業人士斷言北美的遊戲行業乃至世界遊戲行業在十年內無法完全恢復。

那麼故事真的結束了嗎?

兩年後遠在大洋彼岸的一家百年企業內公司高層決定在北美髮行一款灰色的“家庭電腦”,不久後一個頭戴紅色帽子的水管工將會名震整個世界。

“灰機”

而這家公司將會締造一個比雅達利更加輝煌的時代......

我是故事入夢,感謝您的觀看。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