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在小黑盒第一篇【裝機圖文】。原創同步發表,我在其它平臺id:科技財說。不要舉報錯了,謝謝哈。
終於,裝好了。雙十二預購的瓦爾基里VK03M我裝了2套,一套風冷一套水冷,折騰了2個月,值了!既然機箱支持背插,這次高低也得整個背插主板。這機箱優缺點非常明顯,下面我說說。
整體先看一下,裝好就這個樣子,你們覺得這品相可以嗎?一直想裝個放在桌面上,尺寸小點,顏值過得去,性能一般夠用就行的二奶機。馬上過年在家打打波斯王子什麼的。說說配置:
【配置大致如下】無需照抄,參考一下就行
CPU:intel i5-12600KF
主板:七彩虹B760M ULTRA Z
機箱:瓦爾基里VK03M
風扇:瓦爾基里X12
散熱器1:瓦爾基里SL125
散熱器2:酷冷至尊 冰神B360 Core
顯卡:影馳RTX4070TIS金屬大師PLUS OC
內存:芝奇幻鋒戟D5-6400 16X2
硬盤:影馳星曜X4 Plus 1TB
希捷3TB機械硬盤
電源:骨伽GEX X2 1000W
大概思路是:B板你就用12代,沒有縮肛煩惱,也不用考慮調微碼、CEP閉眼用。126KF可超內存,不像124、134有步進之分,可能開不了3600以上XMP。126KF滿載也就130~150W,單塔夠了(好點的)。如果你用Z板可以考慮下146KF最近也超便宜。
顯卡,那個PLUS據說是4090的散熱器,不是禁售了麼,屬於超規格散熱器給4070TIS用了。3槽、無光,沒有什麼亂七八糟的設計,就是結實厚實皮實。而且這款影馳前段時間史低5999搞了塊,現在沒有了。
背插主板一直是個謎,ROG似乎並不積極推動中端市場。不知是否受困專利授權,其它廠家跟進的也少。在微星和七彩虹之間選了後者,原因是微星邊上2顆電容經常背顯卡刮掉,迫擊炮老玩家的都懂。其它沒什麼選擇餘地。
硬盤,星曜X4 Plus,這個Plus偏冷門哦,賣了幾個月就停產了。PCIe4.0中速盤,方案和鎧俠一樣的羣聯E21,無緩HMB盤。顆粒沒明說是分批次混。可能是性價比一般,後面都在推其它迭代。我是從前套機器上扣下來的,憑良心這盤性能穩定性溫度都不錯。接下來說說遇到的問題。
【機箱:瓦爾基里VK03M】
特色:6.2寸觸屏、支持背插。後綴M是指(最大)只能Matx主板。這機箱做工不錯,挺沉的,270°全透,曲面大R角,無A柱。預售299現在好像329。這麼大觸屏值個150吧?剩下鐵皮怎麼也不止150,很有性價比。
缺點有2個:
①觸屏太靠下,不好按。都快靠近桌面了,你能想象(手指)從上往下戳的感覺吧?字還小。
②前置io沒有C口,這玩意兒又不貴,據說只有10塊錢。現在主流主板都有C口,爲什麼機箱不給?
【主板:iGame B760M ULTRA Z D5 V20】
這主板的優點:①全白。七彩虹,中端B板,居然捨得正反全塗白,牛不牛?御三家除技嘉,另兩個都只是裝甲白,PCB還是黑的,黑不黑白不白的狀態。Z890終於吹雪白了,那也是2800的主板。
②裝甲全覆蓋。散熱片多散熱好,比小吹雪還要多,看起來更有檔次。背插主板,正面就會有很多焊點(那種倒刺),裝甲多能擋住,美觀不少。
③3個M2。全是PCIe4.0 x 4。1個直連,2個走南橋。B760M有3個M2接口的不多吧?可以多接一個SSD。但你注意接滿會不會屏蔽若干sata?會不會佔用獨立聲卡、網卡、採集卡等PCIe設備的通道?要結合CPU看。當然不裝這些就無所謂了。
④3個ARGB,我本以爲只有ROG才提供3個ARGB,沒想到七彩虹也有。對於海景房大側透,我肯定要多裝風扇。接口越多,風扇分組越細,越好接線。
這主板的缺點:
①它不是BTF完全體,水泵、CPU_FAN、ARGB x 1還在(頂)正面,不利於藏線,裝冷排也不方便。底部(正面)保留技嘉專屬ARGB、BIOS燒錄插針、ME寫保護跳線、CMOS清除跳線,這些跟我沒關係,我用不到。
雖然大部分關鍵性接口都背插了,也方便不少。但不得不說我懷着BTF裝機目的而來,選了這塊主板,並不是讓我特別滿意。
②USB縮水太厲害。數量少,而且沒有20G_C口(3.2 gen2 x2)。只有1個10G_C口+2個5G_A口+4個2.0,只能說夠用而已。
前置的USB2.0也少,只有1個!比如本篇機箱副屏,的基礎上,再水冷副屏就不夠接了。據說買轉接線1分2。我沒用過。話說帶寬夠麼?有用過的麼?不會錯亂?
【安裝注意事項】
側吹風扇,只能裝正面。機箱背面容不下25mm風扇。也許可以試試薄款風扇,但是性能差。
本來只想裝1套風冷,主要就是因爲風冷不好藏線,後來換了水冷。因爲冷排降低高度,能把風扇線蓋在冷排和(主板)馬甲後面,視覺上更好一些。
我很喜歡瓦爾基里X12這個風扇,工業級PBT,材料、質感、風力、平穩、靜音都無從挑剔。缺點是線太多,已經不符合背插大趨勢了,什麼時候出積木版本?尤其是單扇你還搞這種串聯4頭,機箱尾部想加一把都會散出來一堆線。我最後乾脆拿掉不裝了。
【機箱副屏真的好用嗎?】
這幾天,我瘋狂重點研究這塊屏。玩得最多還是,快捷鍵直接打開程序、投放視頻秀一下。網上根本搜不到編輯界面得教程。我評價這屏:功能全面的半成品。
大致會出現幾個小問題:字體小、項目多、密密麻麻的缺乏突出重點;觸摸快捷鍵,時靈時不靈;啓動遊戲的時候,副屏會間歇性黑屏。當不靈時,重啓一下可以解決。
自帶3 個皮膚,排版都弄好了,直接用就行。頂多換個背景、加4個快捷鍵。背景嘛可以換圖片、視頻。
預留了1個“自定義”,讓你自己編輯皮膚。我調了下問題也比較多:
①視圖窗口,也不顯示全乎,你要頻繁拖拉滑塊。項目對齊,沒有輔助,你要麼憑感覺拉,要麼手動輸像素值,好麻煩。
②字號調大,顯示就不全了,好像標題不能超過一定長度,不然就吞字;
③組件不能全局放大,方框和字分開調尺寸,日期和時間分開調,想調到比例正常就要花時間。還有數字在圓圈兒裏不居中,極不協調。
④改背景,只能拉伸填充。如果你比例不是剛剛好,就會壓扁。圖片裁切還好弄,你弄個美圖秀秀就搞好了;但是視頻就不好弄了。
⑤設置視頻,有的能放,有的黑屏。和格式、碼率沒有絕對關係,我試過RMVB、MKV、AVI都能放。有些高碼率的4K能放,低碼率1080P反而黑屏。
⑥網上找不到皮膚資源,我也做不出來,想白嫖別人的還嫖不到。希望瓦爾基里做個資源社區,讓能人有地方分享皮膚,讓菜B知道去哪兒找。
通過玩這個“自定義”我發現困難,想自己排版一個和預設相媲美的皮膚幾乎不可能。還不如直接套預設,要麼乾脆去掉所有項目,只留個背景。我終於理解沒up講編輯了,因爲他們也做不出來。
總結評價:這個屏幕屬於功能很多,開放性自由度很好,但就是現階段比較粗糙,這個編輯器肯定需要大改。對於大部分人,就想看個CPU溫度就行了,然後弄一兩個巨大的快捷鍵,力求好按、醒目就行了。而不是現在“米粒兒”似的快捷鍵,稍微有點指甲就戳不準。
PS:我是從小吹雪B760M-G轉過來的。對比七彩虹和ROG,七彩虹就是賣個顏值,馬甲覆蓋多,全白塗裝,多1個M2接口,有個半吊子背插。其它都比不過ROG,比如USB規格、沒有顯卡易拆鍵、沒有logo燈。但是比ROG低400塊,便宜降十會嘛!作爲裝機佬,希望“背插Matx中板”抓緊弄起來,黑白色的選擇多一點。如果ROG推出背插小吹雪,價格1300以內我會立馬毫不猶豫弄一塊。
好啦,以上就是最近倆月折騰的Matx裝機方案,利弊都寫出來了,純主觀分享。如果你有不同看法,或者更好解決方案,隨便點評指導。謝謝。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