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元级卷王珂芝下场开卷磁轴,具体表现如何?

省流:299R

首发三千名赠送四颗磁玉轴

磁轴在去年年末至今的大半年中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热度之王,各家厂商从铝坨坨胶坨坨的赛道纷纷转向磁轴,开始新一轮的卷王大战。

磁轴和RT俨然成为了键盘圈的新一道风口,传统键盘轴体的触发均采用弹片接触通过PCB的导电来进行,而磁轴在结构上便与传统轴体有着相当明显的区分:将金属弹片去除,转而使用轴心新添加的磁铁与PCB上的霍尔传感器进行触发。

所以,传统轴体的段落线性之分在磁轴这里并不能带入,因为去除弹片之后就失去了段落手感,而触发行程也仅仅只于在驱动中或出场后设定的触发距离有所相关。

但真正让磁轴爆火的,还是基于其本身特性所开发出的RT功能。

于是在磁轴爆火的最初,一把Wooting就能让语音中喊出一声“我超,磁轴作弊√”,但一把Wooting动辄近2K元的高昂售价,倒是成为了富哥的玩具。

那么在卷了半年后,我们的老牌卷王珂芝也是终于下场,率先推出了G68磁轴键盘,并随后推出了G68SE的版本。根据珂芝的命名习惯便能够看出,G68是金属壳体,那么G68便是相对便宜549了不少的售价299r的塑料壳体。

性能表现方面:

有线8K回报率

RT精度0.1mm

头部死区小于0.2mm

尾部死区小于0.1mm

驱动可调0.1mm-4.0mm四十档

全键热插拔,N极向下磁轴全兼容

那么RT精度和头尾死区有什么用呢,我们先来看键盘稍后再聊。可以说,在自研驱动加持下的G68SE,已经达到我个人的使用标准了。

那么作为老牌厂商下场用铝坨坨先行后再度发售的G68SE版本究竟能否卷出一片天呢,接下来边开箱边聊。

包装上还是很有珂芝的风格,简单的键盘草图,不过看这次的盒子来讲,甚至没有用天地盖,按珂芝的习惯可以说是卷到一滴也挤不出来了。

打开包装来看键盘本体,本次有紫微星/海王星两种配色可选,我手中的是紫微星配色,整体结构上采用了十分紧凑的60%配列,毕竟磁轴主要是为了游戏玩家而打造。

60%适合专注游戏/打字时使用,方便各位斜键仙在狭小的桌面空间也能够比较畅快的游戏。

配件方面除了一根Ty-c的线以及拔轴拔键器外,还赠送了方向键和空格的替换增补,用来更换视觉配色。

除此之外便是赠送的四颗磁玉轴了,可以用来替换WASD,这四颗怎么要20块了。

拆下键帽能够看到,本次采用的轴体是佳达隆双轨磁轴,本身固定则依靠了定位板上的螺丝来与PCB进行固定,本身壳体采用的是一体化的结构。

轴体参数:

全行程 4.0±0.2mm

初始触发力 30±10gf

触底压力:50+10gf

寿命 1.5 亿次

在未经驱动调节的情况下算得上是十分顺滑,压力克数稍微有些重,显得比较厚润的线性轴手感。

当然,倘若你平时在打字时感觉压力行程稍有些长,便能够直接在驱动中自行调节,从轻轻按下便能够轻松触发

到大力金刚指直接按到底才能触发,都可以在驱动中自由调节。

当然,作为磁轴,其核心的功能依旧是驱动所提供的RT功能以及磁轴的本身精度。

在驱动中开启快速触发,便能够自行设定按键的抬起值,以及重置触发值。

我们常态选择按键抬起值设置为1mm时,按键抬起1mm便能够断触,而重置触发值更是RT的关键,他能够在按键抬起时将抬起终止点域视为下一次的触发点,所以当重置触发值设置为1mm时。

抬起1mm后再次按下1mm的行程,便能够再次触发。

RT功能的强大,便在于能够覆盖整个按键行程

同样,头尾死区的范围,则表示了这把键盘能够在全部按键行程范围中,反复横跳的范围。

即,头部死区小于0.2mm尾部死区小于0.1mm的情况下G68SE也能够在全行程 4.0±0.2mm中减去相应的数值,基本,无感知的伪全行程无死区。

倘若你更换了新的磁轴,在驱动中也支持全键位的按键手动校准。

并且打开防误触功能锁时,在游戏状态下也不用担心误触葬送好局。

总结:

珂芝G68SE可以说是在磁轴卷王市场中的又一位有力竞争者,老牌低价位厂商的优势便是在有足够技术积累的前提下,卷到一滴不剩,在保持手感拉低价格的前提下,通过自研驱动的优势打出一片市场。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