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自從steam掌機發布以來,在國內掌機圈子影響頗大,甚至不少大廠紛紛佈局,打得各個小廠苦不堪言。正值假期,不少盒友畢業放假,想入一臺掌機放鬆放鬆,那麼,正好本人購買過兩代Steam掌機,便和大家分享一些個人的經驗看法,當然,歡迎大家暢所欲言。
————————分割線————————
一、什麼情況下可以購買Steam掌機?
你也許會問:這是我自己的錢,想買啥就買啥。爲啥還要分情況?其實掌機基本上是”七天樂“出二手的重災區,尤其是市場佔有量較大的Steam掌機。鹹魚上大把”基本全新“,”XX月購入,沒玩多久閒置“等等出二手原因。這裏便以購入三臺Steam掌機的購物經驗和大家聊聊本人是怎麼看待Steam掌機的購買動力的。
遊戲庫:首先還得是你的遊戲庫,尤其是你不打算安裝雙系統的情況下,遊戲庫陣容就顯得尤爲重要。雖然現在兼容性相較於初代發佈時有了很大擴充,但仍有不少處於”不可玩“的狀態。
對掌機體積重量的認識:Steam掌機並不像Switch,尤其是Switch lite那種”即拿即玩“的方便。Steam掌機要大的多,整體長度接近30CM,整機重量也超一斤,達634g。想要正常長時間遊玩,還是得找個支點。不少人就是因爲它太過笨重而放棄的,雖然它的人體工學設計還不錯。
機能:Steam掌機的機能一般,整機最大22W,APU整體15W的功耗,這顆ZEN2定製APU能耗比高的嚇人,但理論性能也就1050Ti左右。不如ROG採用的換皮7840U的Z1Extreme,尤其是在例如《博德之門3》這種喫CPU的遊戲中,差距較大。
續航:雖然極限性能被鎖死,但換來的是無敵的X86架構掌機續航。如果你對續航比較敏感,Steam deck是十分值得考慮的,尤其是製程電池升級後的OLED版。當然,也可以等一等力大飛磚,電池容量升級致80Wh的ROG ally X。本人手中的OLED小體量遊戲可以做到8小時續航,功耗拉滿跑3A也能有3小時續航。
系統:SteamOS系統是Steam掌機的一大亮點,可玩性高,不是win掌機外掛軟件可以媲美的。並且它基於Linux系統,也有很大可玩性。但是,系統不夠穩定,我這幾天體驗就遇到不下3次死機和閃屏,而且網絡也不夠穩定,卡更新是常有的事情。V社可能在雲度假。
折騰:Steam掌機出了開放的系統和社區,還有一點就是整體可玩性高。尤其是雙系統,在一段時間的更新後,現在不需要外掛引導,在原裝硬盤中即可安裝雙系統。並且雖然國內沒官保,其零部件模塊化也爲玩家自行更換組件提供了方便。V社一直是懂玩家和社區的,這點沒話說。
做工:個人感覺Steam掌機做工不算好,大塑料,鬆鬆垮垮,咯吱咯吱,扳機彈簧音重,完全不如其它廠,差不多與switch一個水平,可能還弱一點。
二、在哪買
如果你能夠接受steam掌機:重且大、做工較爛、極限性能弱、系統與網絡不穩定、部分遊戲兼容性差等問題,就可以接着往下看了。
steam掌機玩文明不錯
OLED中配(512GB)
注意!無論哪個平臺都要開箱錄視頻!錄視頻!!錄視頻!!!
某東:最貴,大約4500(含稅)元才能拿下OLED標配(512GB),但是他們專門的海淘店能夠提供最爲專業的三方保修(相對),其它的什麼都沒有,富哥們隨意。(注意某東第三方店鋪不建議)
淘寶:略便宜點,4300多可以拿下,淘寶店鋪主打的就是多元化服務,比如:送周邊配件、提供更換硬盤服務、做雙系統烤遊戲什麼的,部分還帶有半年到一年不等的店保。但很多服務都需要他們那邊開箱拆機器,有一定風險。
多多:YYDS,大部分玩家考慮在這購買,爲啥,唯便宜爾。618期間下探至3899元,目前在3950-3999之間。部分店鋪提供半年質保,但保修觸發較爲苛刻,什麼按鍵異響不在保修範圍內。
某魚:某魚512GB的OLED款在3800元左右,有點傳家寶的意味,如果能送個周邊配件例如內存卡,擴展塢什麼的還是划得來的。而且要注意steam資料包,也值140元左右。二手平臺嘛,就要注意機器是否拆機、重摔,進液什麼的,還得索要一手購買憑證,N手貨不推薦。
LCD老款(64GB及擴容款)
全新:只推薦多多購買64GB原裝版,大約2500-2600元。這裏分爲老版散熱和新版散熱,雖然性能沒啥差距,但新版散熱出廠時間更近(都停產了,就256GB還在生產),內部佈局更好,不少店鋪新舊混發。到手後可以入一個二手22230固態(魚上不少OLED換下的512GB固態硬盤在200左右,可以考慮)拆機換上,或者是直接上個內存卡開玩。
二手:二手個人推薦是否適合嚐鮮的用戶,實在不行再出掉。目前哪怕原裝高配512GB二手都能到2400元,拆機換硬盤的還能再低一點。成色什麼的就隨緣了,多蹲蹲,總能遇到一個喫灰的。這樣一來完全體要比OLED款便宜1500元,還是很香的。
三、買哪款?(LCD與OLED區別)
感謝up:會彈鋼琴的瘋瘋,整理的表格。
簡而言之,就是OLED升級了製程、電池容量、內存頻率、搖桿觸控、屏幕(低色域LCD到OLED,雖然都是瞎眼pwm調光)、藍牙與WiFi、優化重量。價格差上1k以上,見仁見智。
四、周邊配件選購建議
個人認爲剛需:擴展塢+鋼化膜。擴展塢在需要進入桌面系統調整程序的時候用的上,比如安裝漢化,安裝各類steam插件什麼的,得接上鍵鼠才方便。鋼化膜的話就是防刮花唄,畢竟這麼大的一個機器。其它例如搖桿帽、防塵網、保護殼等就看個人意願。
充電器充電寶:又到了充電頭愛好者的舒適圈了,Steam deck的協議走15V的PD3.0,最高45W,實際充電峯值在43W左右。大部分充電器都支持。充電器這邊建議第三方頭子都可以,但最好入大廠貨,例如小米酷態科綠聯之類的,因爲SD掌機的電源IC偷工減料,劣質頭子容易炸IC!充電寶的話我評測的一款酷態科自帶線的完美契合,剛剛好可以跑滿SD,價格也不貴,100出頭,可以看看。不建議羅馬仕等低端產品,紋波高了也容易炸。自購最好小米、酷態科、綠聯等大點的牌子,輸出功率在30W以上就行。
酷態科自帶線55W暑期出行怕斷電?這款百元出頭的充電寶一定適合你!
結語:大概選購就這也內容了,如果大家購買的有SD或者其它家的掌機,歡迎分享體驗經驗。如果反響不錯,我會接着更新一些更爲具體的體驗,以及遊戲遊玩體驗或推薦,大家多多點贊留言充電,牛牛受的住!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