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领域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AI PC,但任凭高通、英特尔如何宣传,NPU+核显的AI处理能力,仍然远不及入门版的GeForce RTX 4050 Laptop GPU。是的,现实就是如此残酷,真正让你玩溜AI应用的PC,NVIDIA GPU其实才应该标配,因此大部分的热爱游戏的玩家,可能早已拥有了AI运行利器。
那么AI PC说了这么长时间,到底可以做什么呢?在Bilibili World 2024开展前夕,笔者受邀参加了新一轮GeForce RTX 40系列品鉴会,仅仅相隔几个月,游戏和创作领域的AI,再度升级,点技能点的速度快到离谱。
RTX AI又双叒升级了
先说一个数据,目前为止,全球已经超过了1亿台RTX AI PC装机量,并且超过了500款RTX AI加速的游戏和应用。开头提到的GeForce RTX 4050 Laptop GPU守住了200 AI TOPS的底线,规格一旦拉高,比如RTX 4090 D直奔1300 AI TOPS。相比之下,骁龙X Elite主打宣传的NPU性能为50 TOPS,未来计划发布的Lunar Lake核显+NPU的总AI TOPS为100左右。
重点在于RTX AI PC唾手可得,前有机哥机械革命、七彩虹开拓性价比,后有ROG、Alienware拉高性能,现在还有诸如红魔16Pro的游戏本来搅局,光是RTX AI的OEM笔记本选择就超过了200款。
庞大的基本盘让NVIDIA把更多开发重心放在了AI应用和DEMO的开发上,游戏当然是玩家们最容易接触到AI的方式之一。在GeForce RTX 40系列品鉴会上,NVIDIA展示了4款游戏DEMO,无一例外,DLSS 3在其中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第一款游戏是喜闻乐见的《三角洲行动》(Delta Force: Hawk Ops),属于继承三角洲衣钵的续作。作为一款免费在线竞技类FPS游戏,游戏帧率和画面表现出的沉浸感非常重要,现场展示的机器以31.5英寸4K 144Hz miniLED显示器搭配GeForce RTX 4090 D作为参考,所有光追特效拉满。
游戏形式类似于战地系列的阵地攻守,大量的载具和枪械可选,画质拉满的场景显然是相当酸爽的。
这里引用从游戏中获得截图作为对比,给大家看一下光追开启和关闭后的效果,高下立判。
RTX OFF
RTX ON
出于习惯,笔者看了一眼左上角的帧率表现,在DLSS 3和Reflex加持下,帧率130FPS+以上,系统响应25ms以内,重点是在沉浸画面加高帧率表现下,游戏给予的手感与回馈非常到位,没有部分网友回馈手感稀碎的情况,体验带劲。
第二款游戏是由网易游戏开发的《漫威争锋》(Marvel Rivals),在游戏形式上类似于《守望先锋》,笔者尝试的是一个推车图,是的,扮演钢铁侠,与银河护卫队、X战警一起在阿斯加德推车,一路还能享受到洛基的debuff互动,也是相当调皮的。
《漫威争锋》主要使用了DLSS 3和Reflex技术来提升游戏的操控感受,在3D建模下还会加入大量的2D漫画效果,有点《无主之地》的味道,DLSS 3通过AI将帧率提升后,实际游戏表现出的质感不错,如果朋友够的话,多人游戏一定很带劲。
第三款游戏来自《鸣潮》(Wuthering Waves),由于是跨平台发布,正式版本是锁了帧率的。这里NVIDIA使用的是游戏演示版,加入了DLSS 3技术和Reflex,在4K分辨率下,帧率轻松突破300FPS,正式版的60FPS真的不够看。
游戏过程中,笔者尝试了郊区和主城的切换,并且在释放技能的时候切换人物,画面的流畅感搭配32英寸4K miniLED的效果确实不是任何手机屏幕可以比拟的。
最后一款游戏是《解限机》(Mecha Break),这款游戏目前处在DEMO状态,由西山居开发,主题是未来科幻机甲主题的多人对战游戏。同样,游戏中加入了DLSS 3和Reflex技术。机甲搭配美少女驾驶员确实是个不错的卖点,在实际体验中,近战格斗搭配光影效果给人眼前一亮,当然也得益于4K高帧率的表现。
四款游戏在DLSS 3和Reflex加持下,表现出的手感与回馈均远高于想象,即便其中部分游戏仍然是DEMO状态,不代表最终品质,但半成品的表现出打击感和画面足够让人想多尝试几轮。由此可见,大多数游戏觉得手感不对,真的很有可能是没有开启DLSS 3和Reflex,下次觉得游戏不对味的同学,不妨先看看有没有能开启DLSS 3和Reflex的选项,亦或者先升级到RTX 40系列,给AI性能加个分。
功夫在戏外
NVIDIA利用AI提升游戏体验的另一个方式是在游戏之外。例如目前正在测试的NVIDIA APP在未来将进一步取代GeForce Experience和驱动界面,与此同时,还能利用笔记本的硬件优势,发挥出更多效果。
这里NVIDIA用DOTA2和巫师3来举例,不同于以往简单游戏滤镜,AI滤镜可以实现视觉清晰度提升、并且呈现出更丰富的画面颜色。NVIDIA将其称为RTX Dynamic Vibrance (RTX 动态亮丽)。比如在夜晚场景中,原本黑成一片的细节,被RTX Dynamic Vibrance AI提亮,但不会生硬或者过曝,特别是配合HDR显示器,完全是另一种游戏体验,AI滤镜在实用性上比之前的滤镜好很多。
需要注意的是,RTX Dynamic Vibrance本身是需要游戏接入API的,也就是游戏需要提供一定的支持。如果游戏不支持,NVIDIA APP也准备了后手,就是RTX HDR。这也是由AI加持的Freestyle滤镜,可以将高动态范围HDR视觉效果无缝引入到原本不支持HDR的游戏中。比如DOTA2,你想让G胖更新支持,那一时半会是不可能的,不过NVIDIA APP直接让其变成了可能,实际效果确实也不错。
另外一个RTX Video就是利用RTX视频超分辨率(VSR)和RTX Video HDR实现画面转换的效果,RTX 视频超分辨率 (VSR) 可提升视频分辨率,使图像更加清晰锐利,而RTX Video HDR可将标准动态范围 (SDR) 视频内容转换为高动态范围 (HDR10) 视频内容,进而增强视觉效果。
玩家可在Chrome、Edge、Firefox 浏览器和 VLC播放器观看视频时体验由RTX Video所带来的超清4K HDR视频,感受由AI增强后的升采样和HDR效果。另外在不久前RTX Video也正式对开发者开放。
热门剪辑工具Davinci Resolve和万兴喵影也将新增对RTX Video的支持,即便是普通的SDR视频,通过AI,也能轻松提升至HDR明艳的效果,再假以时日,AI可能真的有机会代替影视行业调色师的工作了。
顺带NVIDIA还展示了ChatRTX在笔记本端的应用,包括检索增强生成(RAG)和 NVIDIA TensorRT-LLM,毋庸置疑,在离线运行下,目前再强劲的NPU,也抵不过任何一款GeForce RTX 40系列GPU,如果你真的注重性能和便携性,也完全可以考虑买个轻薄型的独显笔记本,比如HP OMEN 14 SLIM,配上氮化镓充电器,没有什么AI问题是NVIDIA GPU解决不了的。
这里ChatRTX新增了ChatGLM3-6B中文大语言模型。用户还可以通过Whisper模型实现语音识别,更方便地与AI模型对话。此外,CLIP模型可以让用户使用自然语言来快速、直观地检索本地的图片。产品经理表示,利用GPU性能,CLIP可以更快速度的完成图片的向量运算,再加上自然语言描述理解,它的找图速度比你一个一个翻文件夹要快上不上。
比如你需要色彩斑斓鸟儿的照片,告诉ChatRTX就可以了。这套AI助手也是完全在本地部署的,在NVIDIA官网就能下载。
Covert Protocol DEMO多了个弟弟
NVIDIA ACE近段时间看到进步最快的DEMO,可以这么说,NVIDA ACE的进步速度几乎与AI发展速度是看齐的。这是由Inworld AI与NVIDIA合作创建的一项技术演示,应用到名为Covert Protocol场景的DEMO中,说白了就是在一个场景内,放了3个NPC,每个NPC都由AI控制,可以进行语音互动。制作组只给NPC设定了人设,现场如何发挥,全看NPC自己,省时省力,因此DEMO迭代版本也很快。
新版本更新到了加载本地大模型完成中文识别和英语转换功能,哪怕游戏是英语环境,每个NPC都能听得懂你在说啥。
在这个DEMO中,玩家将扮演2062年的私家侦探马库斯·皮尔斯 (Marcus Pierce),致力于揭露生物技术公司大亨的邪恶阴谋。是的,就是找3个AI NPC,接上GPT 3.5,陪你一起玩剧本杀,不需要朋友,联网就行!
新版本DEMO增加了额外的NPC,叫Jason Park,是门口James Park的弟弟。你要做的就是和这两兄弟,以及Sophia Anderson、Diego Menendez进行互动,最终获得Martin Davis的房间号。
这个DEMO由NVIDIA ACE和Inworld AI引擎提供支持的动态NPC交互,同时可交互的环境对象提供影响NPC交互的上下文,最终玩家决策会影响NPC的行为,有机会真的可以去尝试一下。
当然,针对近期开展的Bilibili World 2024,NVIDIA还制作了数个品牌互动版本,比如ASUS、七彩虹什么的,你也可以和Jason Park聊聊产品,讲道理,Jason Park的对产品的了解程度,不输于产品经理。
特效小哥:这才是Stable Diffusion正确打开方式
特效小哥008又登场了。今年著名B站UP主特效小哥008带来一部由生成式AI辅助制作的特效短片《特效小哥大战系列之大战河野华》,其中大量的工作是基于Stable Diffusion实现的,但不是我们印象中文生图的Stable Diffusion,而是更为复杂的ComfyUI Stable Diffusion to 3D,长下面这个样。
全是线框的ComfyUI可以更进一步描述Stable Diffusion生成的细节,从而以更快的速度获得想要的效果。而实现的最初方式其实仍然简单,只需要涂鸦即可完成,比如画个鸟,画只猫,在GeForce RTX 4090 D加持下,呈现只用了不到1秒钟,完整的绘制思路也展现了出来,特效小哥008就可以再次基础上不断修改细节,最终获得理想的效果。
这里的ComfyUI基于Stable Diffusion为3D模型制作了具有多种材质通道的高质量AI贴图,同时辅以TripoSR实现生成式的3D模型构建,整个3D特效的前期工作流基于生成式AI工具替代了以往大量的手工绘画和雕刻工作,极大提升了特效短片的制作效率,配合上TensorRT的Stable Diffusion运行加速,创意流畅度是以往无法想象的。
在此基础上,生成的AI资产还可以通过RTX GPU加速Blender Cycles渲染器进行最终合成与渲染,Cycles渲染器使用NVIDIA OptiX加速,在AI计算下少量采样的前提下,就可以为建模和动画提供实时的交互方式,是目前Blender中最佳的渲染后端。
另外一个Stable Diffusion应用同样也是基于ComfyUI,这里依靠普通的笔记本摄像头,配合InstantID, IPAdapter和ControlNet等一系列细节控制技术,实现了将用户形象通过简单的摄像头捕捉转换为高清超级英雄形象的完整工作流,完成一个属于自己的超人图像,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描述做更多调整。
写在最后
AI PC虽然还处在初步的发展阶段,但是RTX AI PC应用已经让我们看到了更多可能性,先行一步的特效小哥008甚至已经开始利用AI盈利,趁手的AI PC显然越早入手越好。如果有机会去Bilibili World 2024现场的同学,也可以多去尝试一下各家展台的RTX AI PC,兴许真能帮你更多灵感,变身专业UP主。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