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流:
世界上首臺AMD Advantage認證的迷你主機,目前迷你主機界CPU性能最強,甚至是放到臺式機界裏面都是數一數二性能的產品!
產品規格
原子俠AtomMan G7 Pt目前有且僅有一個基礎配置可選,同時提供準系統版本。基礎配置是CPU 銳龍R9 7945HX 16核32線程,DDR5 5200MHz 32GB(16×2)內存、1TB PCIE 4.0 4X SSD(還有一個PCIE 5.0 X4的插槽可擴展),顯卡則是Radeon RX7600M XT 8GB,無線網絡也用上了最新的WIFI7,總性能釋放高達205W,並且是世界上首臺通過AMD Advantage認證的迷你主機,非常強悍!價格上準系統首發價格6999元,32G+1T+WIN11的版本8299元,坦白說確實不便宜,但是考慮到這是目前CPU性能最強的迷你主機,也是首臺認證主機,也算是有億點點加成吧。
那麼什麼是AMD Advantage認證呢?簡單地說,就是針對整機配置,在體驗、性能、智能等等多個方面,經過AMD官方高標準檢驗測試過的產品,沒有兼容性問題,性能發揮得也更好。以前主要還是在遊戲本上常見,這次也是首次出現在這兩年大熱的迷你主機上,而銘凡G7 Pt就是頭一臺,也是目前唯一一臺!
產品解析
一套G7 Pt主要包括主機、電源適配器、HDMI線以及豎放支架。
由於銳龍R9 7945HX的核心太多,在搭配大內存的時候首次開機自檢會比較慢,這裏還專門加了個提示,過了首次自檢之後開機速度還是很快的。
電源適配器是300W大板磚,實在是有些過於紮實了,主要還是目前超過150W的電源適配器基本沒有內置方案,也少有GaN方案,碩大的體積大概是唯一的槽點了。如果要把這300W電源內置,體積和散熱都很難控制在3L以內,但是個人覺得稍微大一點也沒啥不好的.......所以電源外置這事,見仁見智吧。
由於G7 Pt設計爲雙面都有風扇,因此豎向支架幾乎就是必須品了,附帶的豎向支架外觀上類似銘凡的LOGO,呈現“M”字型,值得一提的是還專門留了個槽位用於接電源線,接入之後電源線就隱藏在底座下面了,效果很好。
外觀上G7 Pt是方方正正的方盒子造型,一面是紅框+蜘蛛網造型的防塵罩,另一面是兩個RGB燈板——真的就是隻有R、G、B三個顏色,一面是奇怪的蛛網,另一面是RGB的魔法陣,這個外觀設計.......還不如不亮燈那一面。我的評價是:外觀設計很有個性,下次求求不要再這麼個性了!
接口方面,作爲旗艦+認證機型,G7 Pt的接口還是很豐富的:正面由上到下依次是電源指示燈、性能指示燈、性能切換鍵、USB-C 10G、USB-A 10G以及3.5mm耳麥口。
開關按鍵在頂部,旁邊還有個麥克風,銘凡的機器全系標配MIC,還是很實用的。
後置接口從左到右分別是DP、HDMI、全功能USB-C、三個USB-A 10G、2.5G網口和3.5mm耳機麥克風接口,其中DP和HDMI直連RX7600M XT顯卡,支持DP2.0a和HDMI 2.1,實測可以4K144。
那麼這樣一個小機器,是如何塞下16核的R9 7945HX和RX7600M XT 8G顯卡,還搞定了散熱和噪音呢?先來看看官方的結構圖:
可以看到G7 Pt的內部結構頗爲複雜,主板兩面都有風扇對吹,CPU部分甚至設計了個跨PCB的超大散熱片,CPU和GPU安排在同一面,來看看實際拆解:
可以看到G7 Pt的內部結構頗爲複雜,主板兩面都有風扇對吹,CPU部分甚至設計了個跨PCB的超大散熱片,CPU和GPU安排在同一面,來看看實際拆解:
提示:機器結構較爲複雜,非必要請勿拆解!
燈板這面是可更換的,可以根據個性化需要更換圖案,比如放個大眼睛上去......
既然都上了大眼睛,那就得和ROG NUC比一比了!
可以看到同爲2.5L的體積,G7 Pt在觀感上要比ROG NUC小一圈,長度和高度都比ROG NUC略小,僅僅在厚度上大了一點,但是底座佔用面積又類似——雖然顏值不如ROG NUC,但是G7 Pt的CPU規格和性能絕對是碾壓的!價格更是ROG NUC的一半左右!
拆解則要從蜘蛛網這面開始,防塵罩是可以直接拆卸的,方便清灰。
拿下蜘蛛網這半邊殼子之後,就可以看到兩個渦輪風扇了,不過這邊是CPU和GPU那側,固定在另一面:
從另一面拆掉剩下的半個殼子之後,就可以看到內存和SSD部分了,兩根DDR5 SODIMM內存條,安裝了兩根5600頻率的內存,實際運行在5200,最大支持48GB×2;而SSD則被碩大的散熱模組覆蓋。
另一頭還有一個額外的渦輪風扇對CPU散熱片進行輔助散熱,可謂非常紮實。
拆掉SSD散熱器,可以看到一橫一豎兩個SSD插槽,默認已經安裝了一根PCIE 4.0 4X的SSD,另外空着的那根則是PCIE 5.0 4X的插槽,也是迷你主機上首個PCIE 5.0 SSD插槽,不過目前PCIE 5.0的SSD還太貴,實用性不強......而無線網卡則是目前支持WIFI7的MT7925,性能強悍。
算下來一共是3個風扇對CPU+GPU進行散熱,其中CPU有一個獨享的;另外還有一個風扇對SSD進行專門散熱,這麼小的機器裏塞進去了4個風扇,主板的空餘地方几乎都被散熱片填滿,可謂是武裝到了牙齒,那麼實際表現如何?
性能測試
關於G7 Pt的性能,先說三個數字:205W、85W、120W。總的性能釋放是205W,CPU最高85W(性能模式,默認模式是65W),顯卡則是120W。和Intel的燒鍋爐CPU完全不同,作爲擁有先進的5nm工藝的R9 7945HX,在85W下就可以跑出和Intel桌面CPU i7 14700K 在200W左右的性能!甚至比250W的i7 13700K還要高一些!這能耗比堪稱恐怖!
而這個狀態下的溫度噪音也非常強悍,不僅只有區區38db,溫度也只有72度!16核心32線程全部跑在3.65GHz左右的頻率下,強無敵!絕對是目前性能最強的迷你主機,沒有之一!比Intel目前的旗艦Ultra 9 185H高大約60%!
相對於CPU的逆天,GPU這邊就顯得平淡多了,Radeon RX 7600M XT 8GB在120W下,性能和4060Laptop 120W差不多,畢竟RX7600M XT的定位僅僅是一張中端顯卡,和桌面上的RX7600差不多,是2000元檔次的顯卡,與R9 7945HX/7950X旗艦定位、近四千元的價格遠不能比。
不過即便如此,RX7600M XT的性能也足夠2K流暢遊戲了,測試了幾個3A遊戲,都可以輕鬆地2K 60Fps,再打開AMD良心的RSR或者FSR技術,即便是加上光追也可以暢玩,毫無壓力!
得益於強大的散熱能力,G7 Pt即使在85+120W雙拷極限滿載情況下,噪音也只有區區42db!此時CPU溫度也不過87度,GPU更是隻有73度,熱點也不過79度,比起Intel動輒上百的溫度涼快太多了,這個散熱系統真的非常強大,不愧是通過了AMD Advantage認證的迷你主機!
總結
從性能的角度來說,如果是需要超強的CPU性能的話,G7 Pt就是唯一的選擇。相對而言,搭配的Radeon RX7600M XT顯卡則有點“呂布騎狗”的感覺,不是特別匹配R9 7945HX超強的性能表現——要是後面能出個Radon RX7900M之類的顯卡搭配就好了!同時作爲首臺通過了AMD Advantage認證的迷你主機,G7 Pt不論是在溫度還是噪音的表現上都堪稱非常出色,擁有極佳的使用體驗。價格方面,看起來6999元準系統的價格不算便宜,不過其實算算一臺R9 7945HX/7950X的ITX主機,差不多也得4500-5000元甚至更多,一張RX7600顯卡目前也得2000元左右,考慮到G7 Pt僅有2.5L的超小體積以及AMD Advantage認證加成,基本還是值這個價格的。總結一句話,毫無疑問,銘凡AtomMan G7 Pt是目前CPU性能最強的迷你主機,沒有之一!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