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4070S,老牌御三家次旗艦顯卡究竟誰更強?

八月份,《黑神話·悟空》就能與大家見面了,雖然說優化做的還是很不錯的,但是想要高品質遊玩,還是需要一張性能強悍的顯卡。

那4070super作爲今年年初發布的性能提升幅度最大、性價比最高的一款super顯卡受到很多小夥伴的關注。那本篇文章呢,我們給大夥搞來了三張4070super顯卡,來做一期對比橫評。

這一次橫評的三張卡是“老牌御三家”的次旗艦顯卡,分別是華碩TUF和微星小魔龍以及很多小夥伴不願意看到的技嘉魔鷹。本次測試呢,是傳統意義上的“顯卡御三家”之間的橫評,不涉及其它品牌~

我們只想客觀地把測試數據展示給大家,如果我們的測試數據能夠對你選購顯卡有所幫助,還請各位點個關注再點個贊,點個收藏~

拆解對比

首先我們先來拆解這三張顯卡,各位放心,顯卡拆解是在所有測試完成之後,不會對測試數據有任何影響。

魔鷹的整卡尺寸是300x130x57.6mm,外觀比較方正,正面是三把9cm風扇,中間逆轉,左右正轉。

側面是支持RGB調光的技嘉logo。

供電接口是16pin位於顯卡中部,在供電接口旁邊還給到了性能模式和靜音模式的雙BIOS切換開關。

背板是金屬材質,尾部整個都鏤空給到散熱鰭片通風。

拆開顯卡後,咱們來看下散熱器規格,總共用到了8根6mm熱管。

核心和顯存部分是一體式的平面銅底,並不是均熱板。技嘉4070super要上到超級雕會有均熱板。

供電Drmos部分給到了單獨的金屬板導熱,包括顯存周圍的供電,這塊一體式的銅板也會照顧到散熱。

PCB部分我們就給大家展示一下特寫

供電部分數據網上很亂,官方也問不到詳細數據,我們就僅作展示,包括後面兩款都是僅展示

華碩TUF的整卡尺寸是301x139x63mm,比魔鷹更厚一些要佔用掉3.15槽,正面是三把10cm風扇,同樣是中間逆轉,左右正轉

側面尾部是RGB調光的TUF logo,顯卡的接口也是16pin,在偏尾部

同樣是金屬背板,拆開顯卡,散熱器部分給到了6根6mm熱管

核心和顯存部分是並非是一體式銅底,是分體式的。後續我們重點看一下TUF,在壓力測試下的顯存溫度

接下來展示一下PCB部分

最後一張小魔龍和其他兩張放在一起感覺,小魔龍確實是小

厚度上是標準的雙槽厚度,整卡尺寸307x125x46mm,別看他小啊,他是這三張卡里最長的,小機箱用戶在購買前需要,注意一下顯卡長度哦

正面的外觀設計是比較標準的魔龍風格,三把全正轉的10cm風扇

側面最左邊是微星龍紋的小燈牌,實際顯示效果個人感覺一般

供電接口16pin,位於顯卡中部

背板同樣是金屬材質,因爲是短PCB尾部同樣是超大面積的開口。

拆開散熱器,小魔龍給到了4根6mm熱管

核心和顯存部分是一體式的,鏡面銅底

最後展示一下PCB部分

整體對比下來,魔鷹的散熱器規格相比之下是用料最好的,TUF的規格也是相當不錯,但小魔龍的規格顯然有些不夠看

理論性能對比

vbios內顯示的三款顯卡的功耗各有不同,技嘉魔鷹和華碩TUF的基礎功耗是標準的220W,微星小魔龍則是245W。最大功耗方面差別就很大了,魔鷹非常激進給到了320W,TUF則是253W,小魔龍是260W。三者都比公版方案,基礎220W,最大240W的功耗釋放要大。

那落實到理論性能和實際遊戲,各家又會有怎麼樣的表現呢

我們接着往下看

先來介紹一下本次使用的測試平臺,CPU是i5 13600KF,主板是微星Z790MPOWER,內存金白達D5 32G 7600MHz。

注意本次測試並沒有採用機箱風扇輔助散熱,整個機箱只有頂部360水冷的風扇,並且基準測試和壓力測試是在常溫沒有開空調的室內進行的。

但遊戲測試統一都在開了25度空調的室內,做測試的時候,杭州梅雨季節天天下雨,所以室內溼度和溫度變化會比較大,而且外面下雨對於噪音測,試影響較大,所以這一次沒有顯卡噪音對比,請各位見諒。

基準測試我們選用了,3dmark各項測試多次測試取平均值,最終成績彙總到一起。

▼無論是代表DX12遊戲性能的Time Spy,還是代表DX11遊戲性能的Fire Strike,亦或者是最新推出的跨平臺測試Steel Nomad,還有代表DX12 Ultimate,遊戲性能的Speed Way測試,均是魔鷹小幅度領先,TUF和小魔龍則是互有勝負

▼TUF在高分辨率的TSE和FSU測試中都處於劣勢落後於小魔龍

Speed Way壓力測試通過率,魔鷹和TUF均達到了99.1%,這還是夏天沒有開空調,並且沒有機箱風扇的條件下

接下來重點看一下壓力測試下三款顯卡的散熱表現,壓力測試採用Speed Way 20輪壓力測試,監測核心和顯存頻率變化,並且記錄最後一輪的核心溫度、熱點溫度,也就是結溫,還有顯存溫度

這一項測試各家差距相當明顯

▼首先是表現最好的魔鷹,核心頻率在2640 MHz,核心溫度60度,熱點溫度68度,顯存溫度66度,整卡功耗220W,散熱表現很好

▼華碩TUF的表現次之,核心頻率在2595 MHz,核心溫度63.5度,熱點溫度73.2度,顯存溫度來到了80度,整卡功耗220W

▼先前看的小魔龍的散熱器,規格比不上其他兩家,實際散熱表現也能說明了,核心頻率是三家中最高的2700MHz,核心溫度來到了69.8度,熱點溫度達到了81度,顯存溫度80度,整卡功耗240W

對於一張顯卡來說,81度的熱點溫度其實是扛得住的,但橫向對比下來小魔龍的,散熱表現實在是不佳,長時間的熱點和顯存高溫,在N年後的穩定性上勢必會大打折扣

理論性能和散熱表現,均是技嘉魔鷹拔得頭籌。但在實際遊戲表現下,魔鷹還能保持領先地位嗎?我們接着往下看

遊戲測試

本次遊戲測試選用的都是帶基準測試的遊戲

分別測試了2K分辨率和4K分辨率,並監測獲取了平均的1%LOW幀。需要注意的是平均幀採用的是遊戲基準測試的結果

而LOW幀需要我們手動開啓小飛機的監測統計,所以準確性上會比平均幀低一些些,僅供參考。

▼彩虹六號:圍攻,使用vulkun API,最高畫質預設,TAA雙50。魔鷹和TUF表現都很不錯,平均幀上魔鷹略高,LOW幀上則是TUF更勝一籌

▼極限競速:地平線5,極端畫質,TAA銳度拉滿優化非常好的賽車遊戲啊,三張卡都能達到130幀以上

可以看到啊,魔鷹與TUF相比分別以0.25幀和0.75幀的巨大差距,屈居第二,華碩獲得第一

▼古墓麗影:暗影,這款遊戲的基準測試每次測試下來的平均幀差距很小,很能準確反映顯卡的性能,但LOW幀監測因爲中間會有黑屏轉場,監測的LOW幀會比實際遊玩的更低一些,但三張卡都這麼測的話,也能比出個性能高低

最高畫質下DLSS質量擋位,魔鷹成績最佳,TUF第二小魔龍第三。平均幀方面,小魔龍對比魔鷹和TUF有着3%左右的差距。

▼著名的顯卡測試軟件賽博朋克2077,光線追蹤:超級預設,DLSS質量模式。三張卡以1幀爲一個檔位分出了勝負

▼孤島驚魂6,最高畫質不開光追,魔鷹和TUF成績近似,小魔龍則是差距較大。

2K分辨率下魔鷹和TUF表現可以說是互有勝負,但小魔龍確實是要差一個檔位

到了4K分辨率下成績就變得很微妙,除了幀數波動較大的彩虹六號的LOW幀,TUF以一幀領先魔鷹之外,其他都是魔鷹更勝一籌。

▼前面的尚且可以用存在誤差來看待,但到了4K分辨率的賽博朋克2077,就非常微妙了,此時4070super已經產生了嚴重的性能瓶頸,但仍舊能在39點幾的幀數里面,等級森嚴地劃分出高中低三個位次,這個確實不能用誤差來解釋了

▼魔鷹的表現最佳,小魔龍則是最差

售價&售後

目前三款的某東售價均在5000往上,華碩TUF O12G最貴5669元,技嘉 魔鷹是5399,微星 小魔龍是5299,當然某東的價格是偏高的,某多某寶上面價格會低很多,技嘉魔鷹可以做到4800+,微星小魔龍可以做到4900+

保修政策方面的話,微星在40系顯卡終於是支,持了個人送保,三年保修,華碩顯卡也是支持三年保修,個人送保,技嘉顯卡的話保修時長最長四年保修、個人送保。不過需要去技嘉的公衆號註冊一下設備才能享受一年的延保

具體各家板卡廠商的保修政策彙總,可以看一下我們之前出過的一期內容

那麼好了,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內容啦,希望對你選購顯卡,有一定的幫助,讓我們下篇文章,再見~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