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真的分不清屏幕分辨率!

廠商宣傳的“ 1.5K 屏幕分辨率”是怎麼回事?在我們的印象裏只有 1080P、2K、4K 等分辨率。

大家不解,這其實也不奇怪,因爲即使是混數碼圈的小夥伴們,至少有 90% 的人對分辨率的概念也是一知半解。

因此今天就簡單講一下現在數碼產品的屏幕分辨率問題。

要清晰瞭解屏幕分辨率是怎麼標註的,就要先明白它的定義方式。

國內市場目前普遍採用兩種國際標準:

① 國際電信聯盟標準:以長邊像素爲標準,以 K(釋義:千)爲單位定義屏幕的分辨率。

這個定義是有一定的四捨五入成分的,如 3840P 會舍入 4K 分辨率中。

因此,這塊 3200*1440 分辨率的手機屏幕,準確來說應該叫“ 3K 屏幕”。

 

那可能有小夥伴疑惑了:這明明是 2K 分辨率,哪個廠商叫 3K 屏了?

哎,那你解釋一下這個筆記本電腦的屏幕爲什麼叫 3.1K 屏?

採用這個標準的廠商還做了一些“本土化”改革:把千後面的小數也標出來了。

如:長邊是 2560 像素,他們稱之爲 2.5K;長邊是 3200 像素,稱之爲 3.2K 等。

這就是現在一羣看不懂的分辨率的來由。

長邊同樣是 3200 像素,爲什麼有的叫 2K ,有的叫 3K ?具體後面我們再詳談。

② IEEE 標準:直接以屏幕的短邊像素定義屏幕分辨率。

我們還是以前面的那塊 3200*1440 分辨率的手機屏幕爲例子,按照這個標準,它應該稱之爲:1440P 分辨率。

 

所以,現在你明白了嗎?所謂的 720P、1080P 等分辨率都是按照這個標準定義的。

那2340*1080 像素的屏幕,它的分辨率應該怎麼表達?

2K 屏?還是 1080P 分辨率?不用糾結了,因爲兩個答案都對!

 

講到這,小夥伴們是不是很意外?你們那個“ 1440P 就是 2K ”的認知其實是不準確的。

兩者屬於不同的標準,根本不能等價。

並且,我肯定,會有人想起華爲餘承東的“嘴辨率”事件。

2021 年,餘承東發佈問界 M5 時,將 1920*1080 像素的中控屏定義爲 2K 屏,引起軒然大波。

 

而從剛纔的科普中,我們也可以發現,餘承東的叫法其實也是沒有問題的。但爲什麼會有這麼大的爭議呢?

因爲華爲做手機。沒錯,原因就這麼簡單。

“ 1080 ”這個數字在手機行業我想人盡皆知,它就是 1080P 分辨率,怎麼可以叫 2K 呢?

但是網友們都忘記了,餘承東說的是汽車的中控屏,一致反對這個屏幕爲 2K 分辨率。

國產新能源汽車的中控屏其實按照的是國產平板的定義,用的普遍是國際電信聯盟的標準。

事實上,不論是手機、電腦、還是車機等產品,國內都沒有強制性要求使用哪種標準進行宣傳。

但它們都默認統一:短邊小於 1440 像素的屏幕,都採用 IEEE 的標準,稱之爲 720P、1080P 等;

而短邊大於 1440 像素的,都採用國際電信聯盟標準,稱爲 2K、3K、4K 等。

所以,餘承東將 1920*1080 像素的中控屏稱爲 2K 屏,剛好卡在了電信聯盟和 IEEE 兩種定義之間,也卡在了手機和平板的默認統一定義區間。


這才讓當年的“嘴辨率”事件鬧得全網人人皆知。歸根結底,問界也是有一部分的客觀責任在裏面。

那爲什麼 3200*1440 的手機屏,又被廠商宣傳成 2K 呢?

這其中的起源實在過於複雜,一時難以解釋。

你只要知道,目前只剩國產手機和顯示器行業死認 1440P = 2K 的說法就行了。

 

像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視、車機等早就拋棄了這個概念,都是採用前面提到的“默認統一”標準就行了。

此外,現在的國產手機存在着大量的 1.5K 屏幕,最後也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所謂的“ 1.5K 分辨率”是國產手機廠商自己定義的標準,沒有權威機構的標準可供參考。

 

按照電信聯盟“ K ”的說法,1.5K 的長邊像素只有 1500 - 1600 之間,這明顯有問題。

仔細觀察會發現,這些屏幕無一例外短邊像素都大於 1080,同時小於 1440 像素。

因爲手機行業目前還認爲 1440P = 2K 是“真理”,所以他們覺得叫多少 K 屏是不合理的。


 

但這些屏幕的顯示效果又真的比傳統 1080P 好很多,廠商不想捨棄這個宣傳賣點。

於是自創了一個“ 1.5K ”的概念。

意思就是:比 1080P 好,但弱於 1440P(也就是手機行業所謂的 2K 屏)。


作品聲明: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