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18全價位手機推薦!購機完全攻略特別篇

618馬上要來了,電商平臺也都開始了宣傳。

我憑藉自己對於手機數碼的興趣,爲大家推薦各種需求的手機。

不管是着急要換手機,還是看上了某一款等降價,都可以來進行參考。

我的價格基於京東或官網售價,第三方可能更便宜。

如果在第三方平臺購買,請錄製開箱視頻以確保售後權益。

由於個人瞭解有限,自然難以面面俱到,歡迎各位補充自己心目中的好手機,在評論區友好交流。如果有購買手機的想法,也可以詢問我具體推薦。

這種超長文就是費力還難有數據,所以非常仰賴各位的支持。

如果幫到了您,請不要吝惜您的點贊、關注、轉發!


目錄

聲明、選擇標準

1000-

1000-1500

1500-2000

2000-2500

2500-3500

3500-4500

4500+

特色機種

總結

 

聲明

先解答一個問題。買手機應該選什麼內存、存儲版本?

建議起步配置12+256,除非預算太少。

大內存很影響以後的日常使用,8GB現在肯定不算什麼耐用的選擇。

兩三千或者更多就別買8G了,12G起步吧,16媛媛足夠;至於24……純屬戰未來。

但是對於少於1500元的手機來說沒必要,這種手機的問題不在內存多少,而在處理器性能。

存儲版本,128G在不存照片,遊戲也很少玩的情況下可以勉強夠用(本人實測)。

256G在綜合使用的情況下,不用死命盯着刪東西,也算夠用。

如果有偏重度的拍攝、遊戲需求,可以上512或者1T.

 

本次推薦爲了能更突出每款機型的特色,將對推薦中列出的手機以

“外觀質感、性能體驗、屏幕顯示、拍照錄像、周邊配置”

5項打分,每項給分在1-5之間。

分數用來快速直觀區分不同設備間的特色,部分主觀性較強項目若您有高見以您爲準。

 

外觀質感:

這裏針對外觀用料。

全塑料機身且大黑邊大下巴、毫無設計,0分。

在此之上有一定設計可以加分。

去除屏幕支架的窄邊框直屏和曲面屏 +2。

玻璃/素皮背板 +1。

金屬中框 +1。

手感、重量、機身形態等問題,+-1分。

 

性能體驗:

以處理器檔位給分,根據跑分上下浮動,如:

過時處理器0分。驍龍680,麒麟710A等。

勉強夠用處理器1分。如天璣700、810、1080,驍龍695、4Gen1等。

日常略寬裕者2分。天璣7200、驍龍6Gen1、7SGen2、778G等。

高性能中端處理器3分,較高流暢度要求和大型遊戲要求的推薦。

天機8200、8300驍龍7+Gen2、7+Gen3等。

當代和上代旗艦處理器4/4.5分,常規手機中頂尖級性能。

如驍龍8gen2、8gen3,天璣9200、9300。

 

其中取決於機身形態,分數有一定浮動。

如5分僅給予擁有遠超常規手機性能釋放能力的遊戲手機。

 

屏幕顯示:

1分,要求720P、90Hz以上。

大部分手機及格線3分,要求1080P、120Hz以上。

大黑邊大下巴、分辨率、刷新率不足等情況各對應減分。

更高規格的屏幕分辨率、刷新率、護眼技術、屏幕形態等對應加分。

 

拍照錄像:

單攝1分,以百元機常見5000萬像素的三星JN1爲標準,達不到就是0分。

加入超廣角鏡頭2分。

加入長焦鏡頭3分。

若中端機不配備長焦鏡頭,但高素質主攝一定程度可代替長焦,可給最高3分。

 

對於旗艦手機,達成以下要求4分。

擁有至少各一顆不湊數的超廣角鏡頭、廣角主攝、長焦鏡頭,且主攝和長焦需支持光學防抖。

200萬微距、景深、黑白等湊數鏡頭在這裏都不算。

取決於傳感器素質,分數會在區間內浮動,4分以上僅供參考。

有焦段配置不合理,湊數鏡頭嫌疑的,酌情扣分。

 

周邊配置:

什麼都沒有自然0分。

基礎的WiFi5、重力傳感器、陀螺儀、指紋識別等都配齊1分。

3分以紅米系中端機爲標杆。

要求在最基本配置足夠的前提下,NFC,紅外遙控,X軸馬達,雙揚聲器齊全。

5分以小米14 Pro爲標杆。

除3分要求外,應配備IP68、無線充電、USB3.1以上。除小尺寸機種外不應再使用0809馬達和短焦指紋。

超聲波指紋、3D人臉等如有也應加分。

 

充電續航:

列舉容量、有線、無線充電功率。

電池容量過低或充電速度過低標註提醒,暫不打分。

 

少於1000元

在1000-的價位段,除了Redmi紅米之外幾乎沒有大品牌新機售賣。

這個價格裏,每多有100元甚至50元,差距都很大。

預算有限,選擇這個價位手機的人,要求無非就是“夠用”、“耐用”、“實惠”。

基本流暢、兩年不卡,4G退網之下,5G也是很必要的,所以列表內全是5G手機。

 

紅米 Redmi 13C

參考起售價格:

4+128 699元

幹翻山寨機

特點:低價

 

外觀質感:1分

性能體驗:1分

屏幕顯示:1分

拍照錄像:1分

周邊配置:1分

充電續航:5000mAh+18瓦

您如果只有幾百元,又想要搞一臺手機,除了二手和山寨機之外還有什麼?

就是它了!

目前正規品牌現行最便宜的一臺手機,可以滿足最基本的需要。

這臺手機推薦購買的是4+128和6+128的低配。

8+256上漲到了1000元,已經有更好的可選了。

如果預算真的就這麼少,中興聯合運營商推出的小鮮50、第三方網店賣的運營商定製機紅米12R等也可以考慮。

 

注:這種超低端機實際使用上由於內存過少,體驗只能說能用,與卡頓掉幀並行完全可以預料。

這種情況下那就是誰便宜買誰,因爲多花的錢無法爲你提供性能和體驗提升。


努比亞 nubia 小牛

參考起售價格:

6+256 799元

百元質感、影像

特點:大內存,玻璃後蓋,拍照

 

外觀質感:1.5分(玻璃機身、直屏)

性能體驗:1.9分

屏幕顯示:2分

拍照錄像:1.5分

周邊配置:0.5分

充電續航:5000mAh+10瓦(充電功率過低)

之前一直在玩遊戲手機和屏下攝像頭的中興也加入了百元機戰場!

120Hz高刷、玻璃後蓋、標配256G存儲,這幾樣就已經降維打擊了傳統百元機。

性能上,使用了紫光展銳 虎賁T760,比起其它千元百元機各種天璣700類似物強很多,在這堆千元以下屬於大哥。

對於支持國內芯片產業的舉措我們舉雙手贊同。

影像上,也搭載了百元機基本不會有的一億像素攝像頭(和紅米Note13,榮耀X50,華爲nova11se同款),雖然還是單攝但打其它1000-手機也不是問題。

它的明顯缺點有:10瓦充電、不支持指紋識別。

在這些奇奇怪怪的地方動刀實在迷惑,如果改掉它就是百元機裏的六邊形戰士。

另外,對於這種二線品牌,售後相對困難,請注意。

對這個問題有遲疑,你也可以買老款紅米Note(如Note 12)這種手機,一樣能做到經濟可用。


1000-1500元

這個價格裏的要求也是追求溫飽,不過顯然要更寬裕,也有了一些有驚喜的機型。

 

榮耀 X50

參考起售價格:

8+128 1299元

線下殺手

特點:質感、耐用

 

外觀質感:2.9分(塑料機身、曲面屏)

性能體驗:2分

屏幕顯示:3.5分

拍照錄像:1.5分

周邊配置:1分

充電續航:5800mAh+35瓦(充電功率較低)

夠用的性能、高素質屏幕、大電池帶來的長續航、抗摔耐用,很好的切中了使用過程中的痛點,可以勝任長續航要求的工作機。

得益於華爲和榮耀千絲萬縷的聯繫,如果家裏人一定要準了必須要華爲手機,拿這個代替是最優解。

但是請注意,這款手機足夠有性價比的只有8+128和8+256的內存型號,線下很可能不賣。

加到1500元以上,無論是各種周邊配置(NFC、紅外、雙揚聲器)缺失,還是它的性能就都不夠看了。

 

同樣定位、處理器的也有LCD屏的iQOOZ9X,也是6000mAh主打長續航的組合。

屏幕素質與以往旗艦機的LCD無法同日而語,但不會燒屏讓它可以勝任長續航要求的工作機。

如果有性能要求,也可以看紅米Note12TPro、紅米Note12Turbo這種甩賣清庫存手機。


1500到2000元

1500-2000的手機就開始有分化,整體素質也登上了一個臺階。

到這裏,脫離溫飽肯定沒問題,也可以追加一點別的要求。

但是全都要肯定是做不到,必須要做出取捨。

 

紅米 Redmi Note 13 Pro+

參考起售價格:

12+256 1899元

既“線下”又“性價比”

特點:綜合體驗、周邊配置、IP68

 

外觀質感:3分(曲面屏,玻璃/素皮後蓋)

性能體驗:2分

屏幕顯示:3.5分

拍照錄像:2.5分

周邊配置:3.5分

充電續航:5000mAh+120瓦


紅米也開始做線下機了?這是在違背祖訓麼?

不!單論它的性能,的確就是非常一般。

它真正出彩的地方是周邊配置,外觀設計在中端機裏也算很出彩。

 

有更好的屏幕,一顆表現不錯的2億像素大底攝像頭。

(中端機沒有長焦用高像素裁切也能平替,白天表現還不錯的)。

NFC、紅外遙控、X軸線性馬達、120瓦快充、屏幕指紋等都有配備。

甚至支持3000元檔位也不常見的IP68級防塵防水,周邊配置很是豪華。

它算是這個價位裏的一個“六邊形戰士”,不極致但不缺東西。


真我 realme 12 Pro+

參考起售價格:

12+256 1799元

千元長焦,顛覆中端影像

特點:外觀、影像

 

外觀質感:3分(素皮機身、曲面屏)

性能體驗:2分

屏幕顯示:3分

拍照錄像:3.5分

周邊配置:2.9分

充電續航:5000mAh+67瓦


以往這個價格裏,

有外觀還行但剩下啥啥不行,純粹給線下返利的千元線下圾(不用我說是誰);

有純粹性能取向、買U送手機的線上千元機(Note 12 Turbo是代表之一);

但是就是沒有真正意義的千元影像機,來滿足預算不高、不打遊戲、就要拍照好用的要求,想要手機拍照足夠好基本都得旗艦次旗艦。

這位新朋友,就補足了影像空缺。

 

如果你的手機有長焦鏡頭,會大幅提高你想要隨手拍拍的慾望,而它就是這樣的一臺手機。

2000以內的手機有真正的長焦鏡頭,意味着千元機也不只是掃碼,

什麼“1億像素拍人拍景更清晰”這種完全唬小白的說法,趕緊掃進垃圾堆。

拍照同價位無敵,部分硬件上有和旗艦機一較高下的資本。

 

周邊配置上,NFC、X軸線性馬達、屏幕指紋,也是非常不錯。

當然,和米系中端機比,紅外遙控是缺失的,請注意。

落實到購買上,建議12+256,1799起步。

雖然有8G但只便宜了100,而且8G說實話也不是耐用的選擇。

拉滿的12+512也只有1999,用拍照手機更建議買大容量的。


iQOO Z9 Turbo

參考起售價格:12+256 1999元

性能、長續航

特點:性能、續航

 

外觀質感:2.5分

性能體驗:3.9分

屏幕顯示:3.5分

拍照錄像:2.2分

周邊配置:3分

充電續航:6000mAh+80瓦


驍龍8S Gen3和7+Gen3,這兩顆處理器性能上處於同一水平。

這次有4臺定位、價格相似的手機都搭載這顆處理器,同時它們在影像和周邊配置的選型上也非常相似。

iQOO Z9 Turbo、真我GTNeo 6 se、Redmi Turbo 3、一加Ace 3V,所以我們一起講。

這裏我比較推薦各位選擇iQOO Z9 Turbo(最長續航)和真我GT Neo 6 se(長續航+曲屏)。

iQOO Z9 Turbo擁有這4臺手機裏最大的6000mAh電池,重量也做到了200g以內,可以很好滿足日常使用時長續航的要求。

其中,真我是這裏邊唯一一臺曲面屏手機,喜歡雙曲屏的圓潤手感可以考慮。

真我還有GT Neo 6,你當作SE的快充版即可,別的配置基本相同。

另外幾臺都是直屏。

一加和真我的電池容量略小,是5500mAh+100瓦的組合。

一加Ace 3V是這幾臺手機裏唯一一個玻璃後蓋的,質感分肯定得加上。

至於Redmi Turbo 3,是這裏邊最尷尬的。

電池容量最小(5000mAh),重量最輕,而且也砍掉了3.5mm耳機孔。你要是帶殼用,輕的那點重量根本就是扯淡,全塑料機身,質感難以說的上好。

如果同配置下,價格能差出10%以上,那你可以買Redmi Turbo 3.

而且到時候它也不一定比降價的K70e更香,K70e有玻璃機身,更大的電池,同一級別的性能表現。

周邊配置則都是雙揚聲器紅外NFC齊全,沒什麼說的。


2000元到2500元

2000-3000這個價位段是中端機們競爭最激烈的部分,除了溫飽也可以奔小康,部分配置也是向上夠一下旗艦機的標配。

 

紅米 Redmi K70

參考起售價格:12+256 2399元

性能向中端代表

特點:質感、性能

 

外觀質感:4分

性能體驗:4分

屏幕顯示:4分

拍照錄像:2.5分

周邊配置:3分

充電續航:5000mAh+120瓦

Redmi K70這裏作爲使用上一代旗艦處理器的性能向中端的代表入選。

類似配置的一批手機有Redmi K70、iQOO Neo 9、一加Ace 3、榮耀90GT。

這幾臺手機因爲核心配置基本沒差,都搭載上一代的驍龍8 Gen 2,所以放在一起講。

 

iQOO Neo 9是這幾臺裏最便宜的,質感、屏幕等較弱。

Redmi K70得益於金屬中框和2K屏,質感和屏幕較好。

一加 Ace 3有金屬中框和超薄指紋模組,另外是曲面屏,其它幾臺都是直屏。

其它的周邊配置雙揚聲器紅外NFC齊全,沒什麼說的。

不如說如果誰在這方面拉了才應該被單獨揪出來罵。

 

選擇建議:

曲面屏選一加,直屏選另外三臺。

周邊配置上,NFC、紅外、雙揚聲器、X軸馬達都不缺。

極致性價比選iQOO;

質感和更細膩的屏幕選紅米;

質感、續航方向可以選一加;

而護眼,就是榮耀的標籤。

 

起步配置都是12+256,需要玩遊戲多可以酌情上512G,如果要當釘子戶用三五年可以1T。

不在乎以上問題就挑最便宜的買好了。


2500到3500元

這個段位,可以買到目前最好的一代處理器芯片,雖然還有點買處理器送手機的味道,但是也沒有前幾年一樣爲了性能什麼都不要了;

也可以選擇放棄部分性能,換取各項配置都更均衡、更有個性的機器。

 

iQOO Neo 9 Pro

參考起售價格:

12+256 2999元

最便宜的當代旗艦芯

特點:性能

 

外觀質感:3分(塑料中框、直屏)

性能體驗:4.6分

屏幕顯示:3.5分

拍照錄像:2.8分

周邊配置:3分

充電續航:5160mAh+120瓦


追求性能,那就先來一臺iQOO Neo 9 Pro吧。

最便宜的當代旗艦芯,你花2999就能買到和現在各旗艦機相當的性能,

再往上也沒什麼性能提升,主要是補充周邊配置等等。

它差不多就卡在性價比手機的上限位置了。

 

同時拍照和周邊配置也有不小誠意。

除了沒有長焦鏡頭,主攝和超廣角都是vivo X100同款,也有算法下放。

它的缺點是質感、屏幕略弱,最明顯的就是正面挖孔比別的手機大一圈。

其它的iQOO和vivo手機,也存在其它觀感上的問題。不確定能否接受的,建議線下看過之後再決定。

實際購買上,各個內存版本按需選擇即可。


小米 Xiaomi Civi 4 Pro

參考起售價格:

12+256 2999元

打破潮流機型高價低配?

特點:質感、輕薄、影像

 

外觀質感:4.5分(重量輕、等深微曲)

性能體驗:3.8分

屏幕顯示:4分

拍照錄像:3.5分

周邊配置:3分

充電續航:4700mAh+67瓦(略小,但可以理解)

這臺手機如果單獨看的話,它給人的味道有一些增強質感和影像的紅米K70的感覺

對比其它家類似定位的線下機型,三維重量上是最輕的之一,壓進了180g以內;

四微曲屏、金屬中框以及米系徠卡的下放足以算得上特色。

 

如果說“進階潮流旗艦”,它其實還差點勁。

如Z軸馬達、中焦沒防抖;

當然線下機的噁心程度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完全是靠同行襯托;

 

某些線下機在周邊配置上下狠刀:

什麼上上代遠古芯片(OPPO)、轉子馬達(vivo)、單揚聲器、沒有紅外遙控、不給中長焦、主攝都沒有防抖(華爲)都弄出來了。

不愧是線下機優秀的匹配機制。

Civi由於小米銷售渠道原因存在感不強,但是反而最像是真正的“輕薄、質感”線下機的。我自己希望它能更“Pro”一點,比如引入無線充電和中長焦鏡頭的光學防抖。

落實到購買上,想要輕薄的手感、觀感,同時又不接受一般線下機裏經常存在的周邊配置降級問題,那麼就是它了。


努比亞 nubia Flip

參考起售價格:

8+256 2999元

年輕人的第一臺小摺疊?

特點:形態

 

你要是覺得上邊那些有點俗套,要一臺個性一點的手機,來臺摺疊屏怎麼樣?

2999的摺疊屏,以前我們可能很難想象,但是中興它就是做出來了。

性能夠用肯定能做到,時下流行的AI功能也有配備了一部分。

對於希望體驗小摺疊屏這個形態的人來說,它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定位的話,相當於是摺疊屏裏的“紅米13C”,這應該就是“國民小摺疊”的願景了。


真我 Realme GT5 Pro

參考起售價格:12+256 3399元

年度質價比黑馬

特點:性能、影像,旗艦機裏的性價比

 

外觀質感:4.5分(金屬中框、素皮、曲屏)

性能體驗:4.5分

屏幕顯示:4分

拍照錄像:4分(大底長焦強,但超廣角弱)

周邊配置:4分

充電續航:5400mAh+100瓦+50瓦

這臺手機搭載了目前安卓端最強的驍龍8 Gen 3,和更貴的旗艦機同款。

同時在攝像頭規格上,給了足夠好的主攝和長焦鏡頭,金屬中框、無線充電也是滿配。

再講一下它這個價格下,和更高價位手機做出的取捨:

800萬超廣角,反正等效24mm的主攝下超廣角用的也少;

屏幕指紋、馬達、防塵防水等級,三千左右都這樣;

也就是是少花近1000元,達到了旗艦機八九成的體驗。

 

所以我認爲,它足以作爲這個檔位裏的首選之一。

沒有因爲性價比過度犧牲體驗,這就是它“質價比”的源動力了。


3500到4500元

這裏是屬於各家旗艦機標準版們的戰場。

性能、影像等基本上是標配。購買主要就看你對品牌的情結和它的特色功能。

 

像是OVM各家的旗艦標準版,都是可選的。

像是藍綠兩兄弟,OPPO Find X7和vivo X100,都是曲面屏和天璣9300。藍綠線下還能拿到一定的優惠,沒什麼特別講究買這些不犯錯。


iQOO 12

參考起售價格:

12+256 3999元

均衡直屏機代表

特點:均衡直屏,遊戲黨可選



外觀質感:4.5分(金屬中框、玻璃後蓋、直屏)

性能體驗:4.8分

屏幕顯示:4分

拍照錄像:4.2分

周邊配置:4分

充電續航:5000mAh+120瓦+0瓦


均衡直屏機代表,iQOO 12.

性能向手機裏影像系統做的最好的。

主長廣齊全,且均爲旗艦機主流水平。

它的痛點是周邊配置不夠全。比如還在用對大屏手機不友好的短焦指紋,IP68、無線充電等也缺席。

現在就是缺少一臺大屏、直屏、適合大衆、且周邊配置足夠給力的旗艦機。

因此只好讓它來擔任這個定位了。


一加 ;OnePlus 12

參考起售價格:

12+256 4299元

均衡曲屏代表

特點:周邊配置

外觀質感:4.5分(金屬中框、玻璃後蓋、曲屏)

性能體驗:4.6分

屏幕顯示:5分

拍照錄像:4.2分

周邊配置:4.5分

充電續航:5400mAh+100瓦+50瓦


曲屏均衡機代表。

官方稱這臺手機以Pro規格製作,實際上它的特點就是周邊配置。

在某些旗艦機上還在用最基礎X軸馬達、短焦指紋的檔口下,這臺手機有它的存在意義,我說的就是OPPO Find X7.

如果你考慮買OPPO Find X7,我覺得可以考慮加300左右換一加12,前者的周邊配置實在是差了不少。

短焦指紋、馬達、防塵防水、無線充電都是前者的問題。


Xiaomi 14

參考起步價格:12+256 3999

小尺寸Android旗艦

特點:全面,小尺寸



外觀質感:4.5分(金屬中框、玻璃後蓋、直屏小尺寸)

性能體驗:4.5分

屏幕顯示:4分

拍照錄像:4分

周邊配置:5分

充電續航:4610mAh+90瓦+50瓦

13、14兩代,小米是把自己小尺寸標準版的策略走通了。

實際上現存小尺寸手機,除了它也只有三星S系列標準版和iPhone標準版,而它們在硬件上的痛點也不必贅述。

小屏不能是單純的小,必須在保證基礎體驗幾乎沒有犧牲的情況下才能算小屏旗艦。

即使排除以上因素,小米14也是一臺很優秀的手機。

性能、質感、影像該有的都有。

周邊配置同樣齊全,紅外、NFC、馬達、雙揚聲器、IP68、無線充電能配全配了。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不極致,也不掉鏈子。

對於想買旗艦手機但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的人,像這樣每一個方面都不極致但都夠全面的手機纔是真正的需要。


努比亞 nubia Z60 Ultra

參考起售價格:

12+256 3999元

特色小衆旗艦

特點:外觀(真全面屏)、續航、影像

外觀質感:4分(246g,很重)

性能體驗:4.8分

屏幕顯示:3/4.5分(真全面屏)

拍照錄像:4.4分(不一樣的焦段配置,但缺少長焦微距和高倍算法等)

周邊配置:5分

充電續航:6000mAh+80瓦+0瓦


這是一臺特色非常鮮明的手機。

先把勸退點講講:

只能評價爲“掃臉夠用”的前置成像。

“真半斤機”的重量,要求輕薄的請繞道。

在低亮度(約1/5以下)場景下,前攝區域依然存在顯示差異,喜歡關燈晚上玩手機的建議斟酌。

剩下就是小廠共性、手機殼難買、售後難找等。

 

遊戲性能,繼承了遊戲手機紅魔的一些技術,處於常規手機前列。

影像系統也和很多常規手機不一樣,放在首發3999的價格足夠有誠意。

依靠18+35+85的差異化焦段配置,以及相機家族功能,讓它的影像系統好用、好玩,有特色。

常規旗艦機中最大的6000mAh讓它躋身續航前列,周邊配置也沒有妥協,可能只差沒有無線充電了。

 多說一下,我自己在用這個手機,提出來的幾個事情都可以打包票。

最大的特點還是全面屏,無需任何解釋的全面屏。

在手機形態趨同的大背景下,這種震撼以後也難以再見。

值得慶幸的是,依然有人爲了消除視野裏最後一片陰霾而努力。

而它背後的風景,也許就是手機形態的未來。


4500元以上

到這裏就比較難針對機型挨個評分,就看各位的細化需求。

按理來說,其實這價格基本上選什麼都不太可能會出錯,只要你知道你自己要幹啥就行。


均衡型手機

iQOO 12 Pro

參考起售價格:

12+256 4999元

特點:全能曲屏、超聲波指紋

外觀質感:4.5分(金屬中框、玻璃後蓋、直屏)

性能體驗:4.8分

屏幕顯示:5分

拍照錄像:4.2分

周邊配置:4.9分(USB2.0)

充電續航:5100mAh+120瓦+50瓦

 

在iQOO12的基礎上,如果希望補齊周邊配置,可以考慮購買iQOO 12 Pro。

相較於iQOO 12,獨一份的超聲波指紋,以及IP68、無線充電,是它的主要升級點。

需要注意的是,USB傳輸規格仍然是2.0,傳輸大文件速度會慢,這也是我在周邊配置項目沒有打滿5分的原因,請知悉。


Xiaomi 14 Pro

參考起售價格:

12+256 4999元

特點:等深微曲,周邊配置標杆


外觀質感:4.5分(金屬中框、玻璃後蓋、等深微曲)

性能體驗:4.5分

屏幕顯示:5分

拍照錄像:4分

周邊配置:5分

充電續航:4880mAh+120瓦+50瓦


選擇它,是因爲它的周邊配置,是這個定位裏最全面的。

不像某些手機一樣還在以短焦指紋、USB2.0這種感知可能不強的地方動刀,而且IP68、無線充電也已經配齊。

當然,也要提醒一下,它拍攝硬件在同價位裏比較來說較弱,和小米14標準版基本沒什麼區別。


遊戲手機

紅魔9 Pro/Pro+

參考起售價格:

12+256 4799元

遊戲手機遺孤之一

特點:真全面屏、遊戲性能、外觀

外觀質感:4.5分(直屏,偏重)

性能體驗:5分

屏幕顯示:3/4.5分

拍照錄像:2.5分

周邊配置:4分

充電續航:6500mAh+80瓦+0瓦

或5500mAh+165瓦+0瓦


要在手機上要追求極致的性能體驗,來一臺遊戲手機如何?

作爲遊戲手機,遠超常規手機的性能釋放自然是其重點。

真全面屏、幹掉攝像頭凸起、側邊肩鍵,遙遙領先的外星科技3.5mm耳機接口,都是它在遊戲特異化的努力。

同時,加入的NFC、紅外功能讓它作爲日用機也不再尷尬。

代價呢?攝像頭只相當於2000左右手機的水平,就得看能不能接受這種取捨了。


摺疊屏

雖然到了這個段位,像摺疊屏,品牌也是重要的購買傾向。

但是,這次有一個特別的選手,它致力於解決摺疊屏在使用上的硬性問題。

 

Vivo X Fold3 Pro

參考起售價格:

16+512 9999元

特點:全能大摺疊


外觀質感:5分(摺疊屏裏非常輕的)

性能體驗:4.5分

屏幕顯示:5分

拍照錄像:5分(摺疊屏裏已經是最強了)

周邊配置:5分

充電續航:5700mAh+100瓦+50瓦

它在很多方面,都是直接對標直板旗艦機做的。

性能、影像、續航、周邊配置,沒有任何短板。

重量上,也做到了和常規旗艦機相當。

也有摺疊屏裏獨家的超聲波屏下指紋的加持,讓它成爲了“摺疊屏裏的滅霸”。

 

如果你只是希望要一臺足夠輕的摺疊屏手機,可以考慮X Fold3。

性能、影像、指紋都有降級,但依然是夠輕薄、夠強的橫折疊。


移動影像

如果你的要求是希望追求手機拍攝的極致,那麼就可以考慮小米、OPPO、vivo的影像旗艦機。

我認爲這屬於是手機和專業設備的中間產物。如果你想要買這種手機,那就得先了解它們的普遍缺點。頭重腳輕、手感不佳、日常使用會被巨大的Deco割手……

也就是OPPO Find X7 Ultra、vivo X100 Ultra、小米14 Ultra

這裏,如果以性價比角度講那就是早已降價的Find X7 Ultra。

Vivo X100 Ultra的情況最尷尬,除影響外衆多周邊配置動刀、形似千元機的屏幕形態、檔期太晚,綜合這些問題來看,更建議選擇X100 Pro。

周邊配置有降級,但影像實力有以大杯之身和一堆超大杯過招的資格。

 

傳統高端品牌:華星果

華爲:

首先你買華爲手機就得了解它在性能上仍然與主流存在很大差距,重度遊戲需求就不建議。

華爲只有mate和P值得買。

Pura 70系列裏,標準版和iPhone一樣砍了很多膈應人的東西,如紅外遙控、長焦微距、去年華爲推廣的星閃。你自己要推廣的協議,你自己機器給的都扣扣嗖嗖,我不理解。連旗艦的標準版都這麼摳摳嗖嗖,你中低端能當人嗎?不能。

 

奔着衛星通訊來的,Pura 70 Pro上的也是閹割版,只能雙向消息不能打電話。

P+和Ultra的纔是完整版衛星通訊,可以打電話的那種,這裏需要注意。

日常使用角度,只有Pro是值得買的,要完整衛星通訊就勉強上了P+。

Ultra作爲萬元機,仍然存在很多可以做好但就是不做的地方。

比如解鎖方式、馬達、廣告。

情緒價值值這麼多錢嗎?這次得打一個問號了。

 

nova、暢享、華爲智選手機全是垃圾,你可以把它們等同於山寨機。買它們會獲得遙遙落後的硬件和體驗,不止是我們熟知的芯片問題。

平板目前的產品倒是還行,也不知道手機部分缺了哪根筋。

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這是我對華爲手機產品的態度。

 

 

iPhone:

iPhone的標準版依然沒有高刷,也是祖傳的128G存儲賣1000元。

這裏的坑是:千萬不要聽信蘋果拍照好、不卡之類的說法就跟風買標準版。

誰知道他之前用的啥垃圾手機?要是年度圾皇裏那種垃圾,那隨便一正常手機都夠暴打。iPhone標準版長焦鏡頭的缺失就註定它不夠好,高倍放大就是死。

純以補齊生態的想法可以考慮標準版,

不然我一律建議加錢換Pro(這純屬蘋果噁心人),哪怕上一代Pro都比這一代標準版強。

 

三星:

國內,三星手機依然是隻有旗艦的S系列可以購買,而且記得只買S,S+,S Ultra,什麼FE不要看。

其它的A系列中低端遠遠不如同價位國產手機,不過比華爲當點人。

S系列的問題是祖傳的首發跳水。

首發價格貴?沒事,它隨後幾個月就會迅速下滑到和國產手機相當的價格區間。

別買首發三星就行。

 

特色機種

結束之前,再來幾個特色機種,有的上邊已經介紹過了。

強調一下,“特色”不能是噱頭,不能譁衆取寵,必須要用起來有實質上的提升。

它們不適合所有人,購買前請詳細瞭解。我們提出這些,是爲了讓大家看到在手機市場裏還有新意。

魅族21,國內少有的使用超聲波指紋的手機。但其它周邊配置作爲過丐,建議價格2.7K左右考慮。Pro則建議和小米14等手機降價到同一級別再考慮。

努比亞 Nubia Flip,目前最便宜的小摺疊屏,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但性能、續航、影像都無法和同價位直板機抗衡。摺疊屏,賣的就是個形態。

努比亞 Nubia Z60 Ultra&紅魔9 Pro,目前獨一份的真全面屏旗艦和遊戲手機的代表。

水月雨 MOONDROP MIAD 01,耳機廠商跨界製造的手機。性能很菜的手機,但很強的播放器。

二次元高清大圖

實際上它更應該稱之爲HiFi播放器和手機的中間產物。如果需要一臺專門插耳機聽音樂的手機,倒是可以考慮。

 

總結

好了,以上就是本次手機推薦的全部內容了,感謝您願意看到這裏。

我的推薦始於性能但不止性能,希望能夠儘量滿足更多人的需求,您的支持,就是我的動力!

這種超長文就是費力還難有數據,所以非常仰賴各位的支持。

感覺不錯的話,不妨點個贊加關注?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