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QOO Z9 Turbo體驗:表面中端Z系,實際已Turbo成了小Neo次旗艦

在iQOO的全家族產品線中,曾經的Z系列雖然也有同價位不錯的產品力,但在網絡上聲量卻並不算大。

前些年,大家對中端機的認識還停留在“高端拼技術,中端拼刀法,低端憑良心”上,似乎聽起來做一款中端機並不需要廠商很高的技術,大家也都將對技術的注意力更多放在高端旗艦上去。

但在我用過一段時間最新的iQOO Z9 Turbo、也是我第一次用iQOO的Z系列之後,我倒是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iQOO Z9 Turbo包裝盒的設計雖然有點照搬Neo9嫌疑,甚至頂蓋只寫了個iQOO Z而不知道哪一款機型,但整體處理的倒沒那麼像中端機型——

沒有像大多中端機型一樣“環保”到從包裝盒上摳成本,屬於是恰到好處吧。雖然沒有易撕貼,包裝盒的處理倒沒有省去表面凹凸處理的工序;雖沒有單獨給保護殼裝盒,但也給手機準備了專門的塑料固定托盤……

 

除了iQOO Z9 Turbo外,該有的配件一個不少:

80W FlashCharge充電器、USB Type-C數據線、快速入門指南、取卡針、透明軟保護套,出廠已貼好高透貼膜。

 

FlashCharge充電頭爲單USB Type-A口,大小中規中矩,型號爲V8073L0A1-CN,最大輸出功率約80W(11V 7.3A),由東莞奧海科技代工製造。

數據線是USB Type-A to Type-C,長度約1m,最大電流8A在靠近Type-C一端有標註。

沒有像iQOO旗艦一樣配雙頭Type-C線和Type-C頭,而是選擇了兼容性更好的Type-A套裝。

 

撕去手機外層保護的透明磨砂膜,便可以看到iQOO Z9 Turbo真身。

前代正代Z8屏幕周圍的塑料支架,已經在Z9 Turbo上消失,正面顏值瞬間就來到了中端機前列。

 

來到背面,iQOO Z9 Turbo這次把iQOO 12的“萬里舷窗”給“高端設計大衆化”了,離遠點鑑機,誰看了不迷糊啊。

當然,產品定位和成本受限,相比iQOO 12的玻璃後蓋,Z9 Turbo就只能更換爲高情商叫做磨砂質感的聚碳酸酯,Deco的火山口凸起弧度也給放平了,但邊緣的弧度處理肯定得有。

 

不過Deco部分處理並沒有“受限”,邊緣高光框、外圈刻度紋理,以及內部鏡頭周圍的渦輪紋路、反光圈、OIS標等等都很細緻。

 

直角中框同樣也是聚碳酸酯的,有倒角處理,但整體都是磨砂質感的。

頂部分別是副麥克風開孔、紅外遙控傳感器;

右側面的一體長條音量鍵、電源鍵,手感緊緻不鬆垮;

底部分別是6個橢圓形揚聲器開孔、USB Type-C接口、底部揚聲器開孔、雙面SIM卡槽。開孔沒有水平對齊,不過在這個價位我這麼說,也只是強迫症的挑刺行爲。

無論是按鍵還是SIM卡槽,和邊框之間肉眼幾乎看不出任何色差。

 

開機激活進入桌面,嗯,連2024年的中端機都已經可以做到這麼窄的黑邊了。

可惜曜夜黑配色從正面看,還是輸給了山野青、星芒白,畢竟後兩者的邊框和屏幕不同色,會顯得正面“瘦了一圈”。

 

這塊6.78英寸OLED直屏,採用了華星光電最新的C8基材,分辨率爲1260 x 2800,屏幕比例爲20:9,屏幕刷新率最高144Hz,沒有上“薛定諤省電”的LTPO。

根據官方數據,HDR 峯值亮度可達到4500nit。

支持廣色域,內置色彩管理,設置中可調節三檔色彩模式(標準、專業、豔麗)。支持HDR10、HLG、HDR10+,可惜不支持杜比視界。

實測豔麗模式下,色域覆蓋可達100%的sRGB和100%的DCI-P3,色域容積達到了186.2%的sRGB和131.9%的DCI-P3;

實測專業模式下,平均ΔE色準達到了0.95,已經是優秀的水平了,中端機型很少能達到這個水平。

不愧是華星C8,相比同價位機型在屏幕上幾乎是全方位的領先了,就差做個杜比支持了。

 

屏幕刷新率在系統內映射了144Hz / 120Hz / 90Hz / 60Hz,可選 智能適配 / 標準 / 高 三個檔位,高刷新率下支持自定義高刷應用;高刷下畫面靜止約4秒後會降到60Hz。

 

觸控採樣率瞬時可達2000Hz,實測日常場景下最高130Hz左右,遊戲場景下可開啓高觸控採樣率,最高約300Hz左右。

屏幕分辨率提供兩個檔位:超清(2800x1260) / 高清(2400x1080),無智能切換。

顯示增強支持視效增強和視頻插幀。

 

在護眼方面,iQOO Z9 Turbo直接一次卷倆:3840Hz超高頻PWM調光和全亮度類DC模式。

當然,爲了色準和功耗考慮,實測默認狀態下40%以下低亮度是1920Hz~2160Hz級別的高頻PWM,高亮度爲類DC調光,也不算傷眼了;

當然如果你需要更極致的護眼,則可以在開發者選項中選擇低亮度防頻閃調光,便可以自行選擇是要全亮度類DC還是3840Hz超高頻PWM,全亮度類DC開啓後相冊App不再支持XDR顯示。

當然,個人建議把這一項直接放在護眼設置中。

 

 

iQOO Z系列一貫在性能上不說有多好,但至少是同檔前列的水平。

這次在iQOO Z9上又Turbo了下,性能當然也得更強——第三代驍龍8s領銜,同LPDDR5X + UFS 4.0組成了新的性能鐵三角。

 

這個第三代驍龍8s在命名上爭議不小,畢竟在手機領域的“s”大多都代表着super一意,結果高通愣是把8s這個s上砍刀做成了slim。

但你說,它即使是slim,也是在今年介於第三代驍龍7+和第三代驍龍8之間的定位的,性能大概接近前代的第二代驍龍8。

我們先對SoC的CPU部分進行測試。

Geekbench 6.2.2測試中,iQOO Z9 Turbo單核2003,和第二代驍龍8差不多;多核5275,和第三代驍龍7+差不多。

GPU部分,3DMark Wild Life Extreme得分3312,比第三代7+高出300分左右;

但第三代7+畢竟還是7,不支持Vulkan 1.1,也就跑不了Solar Bay測試。

搭載8s、支持光線追蹤的iQOO Z9 Turbo則沒有這個顧慮,直接跑個5459分,甚至比驍龍8 Gen2還要高了。

 

GFXBench得分如下。

 

由此可見,其實這個8s還是高通起名部的傑作,可以理解爲7++,但又下放了一點8系特性。

順便看下能耗比情況,整機空載平均功耗在0.49W左右;

性能模式下,CPU烤機整機最高約10.6W,運算成績達到了195.3,比8 Gen3旗艦那確實差那麼點;

GPU烤機整機功耗最高約10W,最高運算成績932.6。

 

性能鐵三角的剩下兩個邊,12GB / 16GB 的 LPDDR5X RAM,支持最大16GB的內存融合,iQOO在系統中還提供了應用內存壓縮的功能。

之前做過包括iQOO品牌在內不少的16GB RAM機型後臺壓力測試,因此就不再重複無用功,除了偶爾的特殊情況,後臺留個二三十個應用一般問題不大。

256GB / 512GB的UFS 4.0 ROM,RaptorMark閃存測試,順序讀取速度爲4600 MB/s,順序寫入爲3547 MB/s,隨機讀取爲1171 MB/s,隨機寫入爲334 MB/s。

綜合整機,進行安兔兔V10跑分測試性能,得分1625712,基本和一些驍龍8 Gen2的機型有的一拼。

 

落實到遊戲表現上來,50%亮度插單卡5G連接Wi-Fi網絡,開啓Monster模式,使用騰訊旗下專業測試軟件性能狗進行測試。

我們暫時不看iQOO Z9 Turbo“開掛般”的獨顯芯片Turbo帶來的超幀,只看SoC本身優化表現。

王者榮耀極高幀率超高分辨率極致畫質,13分鐘平均幀率119.4,平均功耗3.8W,溫度來到30度出頭,未發現降亮度。

 

加壓力上原神60幀全高35分鐘,平均幀率59.8,比7+ Gen3的機型更穩了。平均功耗5.56W,平均溫度38.8度,未發現降亮度現象。

 

再看星鐵,全高60幀31分鐘,場景壓力相對更大,因此平均幀率爲52,平均功耗在5.2W,發熱比7+ Gen3機型大一些,但好在6043mm²的VC均熱板將發熱傳導到機身各處,體感僅有明顯溫熱。

 

而在獨顯芯片Turbo加持下,提供兩種插幀模式:部分低幀率遊戲可以提升流暢度觀感,例如60幀原神超幀到90幀;優化功耗模式則可以讓遊戲原生幀率降低,通過更省電的插幀,提升功耗表現,實現更小發熱、更少耗電。

此外,4D遊戲振感也支持了原神,可以在釋放技能時得到更強的遊戲體感。

至於遊戲視效增強、定製音效與音效增強、體感操控在之前的iQOO機型都有出現,顧名思義,就不再贅述。

 

 

iQOO Z9 Turbo採用了雙攝,主攝像頭爲同檔強機人均的索尼光喻YT-600傳感器。

日間下午的多雲場景,一同對比的IMX800機型白平衡明顯過藍了,另一臺ov64b機型則無論是觀感還是細節都要略遜一籌。

相比之下,主打影像的IMX906機型倒是和iQOO Z9 Turbo互有勝負——但你別忘了,iQOO Z9 Turbo是臺性能向的機型。

 

再看超廣角,就不標註點名其他幾個機型了。

iQOO Z9 Turbo乍一看整體觀感不算驚豔,但仔細端詳就會發現,左下角機型白平衡還是偏藍,但影調處理還行;右下角機型似乎AI介入過多,右側樹木過藍過飽和,有些假;右上角整體觀感偏素,細節差了些。

這時,iQOO Z9 Turbo居然是這裏面整體還不錯的。

 

到了夜間,在這組樣張中,ov64b解析力一貫差些,畢竟定位在這,塗抹噪點也都正常,不意外;

IMX800色彩還不錯,高光沒有暴力去壓,整體影調感強一些;

之前表現還不錯的IMX906影像機型,卻讓人有些失望——畫面噪點、塗抹甚至比ov64b還嚴重。

相比之下,LYT-600不愧是今年的熱門主攝啊,iQOO Z9 Turbo效果還是不錯的。

 

再看看HDR表現,iQOO Z9 Turbo算是折了中,既讓畫面有了一定的明暗對比,又不至於直接大量高光曝掉;

ov64b機型直接放棄治療;IMX906機型似乎用力比較猛,卻失去了畫面的對比;IMX800毀在了對背景的色彩還原上。

 

整體看下來,iQOO Z9 Turbo在影像這塊也挺Turbo的,不說多讓人驚喜吧,但至少對同價位的新老機型都取得了不小優勢,果然這新款的LYT-600就是猛,超廣角雖說只有800萬像素,但不至於擺爛。

雙攝沒太搞湊數鏡頭,更沒有因爲做性能向就放棄影像,我覺得整體表現超出一些我的預期了。

至於影像功能上,該有都有,但也別奢求。

適合運動場景的抓拍模式也還在,超級月亮模式甚至還有,新的魚眼模式是個有趣的探索,技術實現不難,但可以拍出來更有創意的照片。

加入了影調選擇,鮮明(鮮活、明快) / 質感(復古、有層次) / 自然(準確、自然)三種可選,友商儘快跟進吧。

專業模式也支持RAW,相比隔壁刻意不給子品牌RAW的阿糧……立正捱打好吧,希望友商趕緊KO下自己,給子品牌個RAW吧。

錄像支持選擇輸入音源。

超廣角鏡頭支持變焦,0.6x~1x均可用,隔壁加人們誰懂啊,iQOO又來爆殺。

相機設置中支持設置錄像的碼率,兩檔可調:標準(17.2mbps) / 高(32.0mbps)。

優點說完,接下來是值得注意的點,對於挑剔的朋友可能會是不足。

當前系統版本錄像規格的邏輯似乎有點問題,如果你默認分辨率幀率規格不設置爲720p,那麼此時是無法使用720p的;

主攝錄像最高支持4K @ 60fps,超廣角錄像最高支持1080p @ 30fps。慢鏡頭模式最高支持1080p @ 240fps,僅支持主攝。

 

iQOO Z9 Turbo最令我覺得“黑科技”的是塞進了一塊6000mAh的藍海電池,同時又做到了80W閃充,把相對輕薄、超大電池和可接受的閃充水平融合在一起實現了。

不過……你這樣搞,隔壁愛輕薄的騰哥很尷尬。

這6000mAh水不水,測測就知道。

 

全程超清分辨率、智能刷新率、50%亮度、50%音量、單卡開啓5G、連接Wi-Fi下,進行如下續航測試。

1小時30分鐘長視頻(嗶哩嗶哩) + 1小時30分鐘遊戲(原神、王者榮耀全高) + 1小時信息流App(15分鐘知乎、15分鐘微博、15分鐘小紅書、15分鐘酷安) + 30分鐘短視頻(抖音) + 30分鐘音樂外放 + 15分鐘高德導航 + 15分鐘微信視頻 + 15分鐘微信語音 + 15分鐘微信聊天朋友圈 + 10分鐘電話通話 + 5分鐘淘寶購物 + 5分鐘美團 + 5分鐘1080p@60fps視頻錄製 + 5分鐘拍照,共計6小時30分鐘,剩餘電量49%。

超過了我測試過的最佳成績——5800mAh電池剩餘46%的榮耀X50 GT。

待機9小時後,繼續使用到1%,亮屏13個小時以上。

當然,還原到我日常使用中,看第三張圖,中重度使用也是輕鬆用一天的。

 

充電實測從1%到100%用時41分鐘30秒。

 

 

最後說細節和系統吧,iQOO Z9 Turbo出廠就搭載了基於Android 14的OriginOS 4.0,內置GMS谷歌基礎服務,默認關閉。

我之前對中端機系統的印象是能用就行,也並不指望上各種旗艦功能,有不少廠商硬搞區隔刀法其實挺不爽的。

iQOO Z9 Turbo除了相機中部分喫硬件沒法實現的功能,其他該有的都不少,動畫、高斯模糊也都是滿血沒有搞區隔。

甚至,前段時間剛發佈的vivo X Fold3上的AI 筆記創作,支持Pages、Numbers、Keynote、CAD、PSD、Xmind等專業文檔隨心開隨心轉的vivo萬能文檔,iQOO Z9 Turbo也是被一視同仁的支持了。

OriginOS流暢度和穩定性更不用說,第一梯隊的,近兩週用下來似乎沒有印象遇到過bug。

 

也不能光說優點,這次預裝的輸入法變爲了百度和搜狗定製版,兩個都在,均不能卸載;

作爲對比,糧廠預裝百度搜狗訊飛,但只有一個搜狗不能卸載。

短焦指紋在這個機身大小上還是有點靠下不便了。

 

X軸線性馬達對得起這個價位,但打字等場景手感離旗艦還差點。

封閉式雙揚聲器,最大音量下機身共振較小,相比當前同價位的榮耀100、Redmi K60至尊版,以及去年同價位Redmi Note 12 Turbo來說,響度略微低了一點點,但勝在聽感紮實不毛刺破音,聲場不錯,還內置了藍廠老本行的多種HiFi音質音效功能。

不過通話時,倒是支持大音量模式——滿格通話音量後,繼續按音量+即可開啓。

 

支持紅外遙控。

NFC支持交通卡門禁卡校園卡車鑰匙eID電子身份證,支持vivo Pay。

 

接下來是借來的iQOO磁吸散熱背夾,一塊看看吧。

包裝盒上有凱夫拉縴維紋理處理,較爲高端精緻。

 

全部配件如下,提供了金屬貼片供不支持磁吸的手機使用,乾溼巾則是貼貼片之前擦拭手機使用。

未提供USB Type-C供電線,需要單獨準備或使用手機數據線。

 

正面有一圈風扇開孔,中間有iQOO的logo,通過X型連接在一起。

 

下側面有USB Type-C供電口,其並不支持通過手機反向無線供電,也沒有內置電池,因此使用時需要連接Type-C供電。

 

整圈都有散熱出風口,便於更高效的散熱,頂部有一個按鍵,可以用於開關和調節氛圍燈。

 

由於iQOO Z9 Turbo不支持磁吸連接,因此需要將金屬貼片先貼在手機上。

 

然後將磁吸散熱背夾吸附在貼片上,就可以連接Type-C供電使用了。

 

磁吸力還是比較強的,倒置也不會掉下來。

 

部分支持無線充電的手機,因爲內部存在金屬線圈,也有一定的吸附力,但建議只是貼上去使用,不要依賴,更不要像上圖倒置。

 

氛圍燈共四種模式,單色常亮、關閉、多色漸變、單色呼吸。

 

對這個產品我還是更推薦iPhone用戶使用,不支持磁吸配件的Android機型倒不是那麼好用,更推薦入手iQOO散熱背夾2。

原因是,第一磁吸需要金屬片配合,使用比較麻煩,也不方便多次對金屬片進行拆裝;

第二是雖然iQOO磁吸散熱背夾的散熱效率很高,數分鐘甚至會結冰出來,但由於磁吸原理限制,散熱導體和機身接觸面積有限,不像傳統散熱背夾一樣有特別大的接觸面積。

如果後續有迭代,在技術允許的情況下期待可以通過手機反向無線充電進行供電,或者可以加上電池,以帶給玩家更自由舒適的電競體驗。

 

最後,再來總結一下iQOO Z9 Turbo這款產品吧。

作爲第一次接觸Z系列的用戶,我認爲這款產品在2024年的中端產品中,是定位精準而成功的:

既不像一加Ace3V一樣選更低一節的驍龍7+、影像沒有過多閹割甚至表現意外不錯,又不像Redmi Turbo3一樣主打輕薄而丟超大電池的安全感,同時又有最強的華星光電C8基材屏幕表現,誰說中端不需要技術呢?

這對於一款中端機來說,足以打動大多愛好者用戶了——尤其是熱愛電競的iQOO酷客們。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