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配但沒完全減,降價卻是真的降——珂芝 K75Lite

相信很多鍵圈老哥剛入圈的時候都有聽過珂芝家K75的名號,但當時的價格多少是有點讓人望而卻步了,如今其依然要四百多才能入手,但好在最近其“Lite”版也是上線了,不過這個“Lite”和其他友商的“Lite”不太一樣,更像是象徵意義上的小割一下,最影響使用感受的部分基本沒有改變。

那按照傳統藝能,先簡單過一下外觀,包裝方面與其他K75系列一致,都是採用的白底黑字+簡筆畫的設計,對於各種大佬來說算是非常熟悉了,但這是我第一把K75系列所以還是比較新奇的。

打開包裝就可以看到成品本身了,我手上的這款是帶有彩虹軸的彌豆紫色,不過說是彌豆紫,其本身的顏色風格和鬼滅的禰豆子一樣,是偏向粉紫色的搭配(猛男狂喜色)

從包裝中取出全部產品就可以看到內容物了,除了基礎的說明書合格證以及鍵盤本體之外,還配有一個拔軸拔鍵器以及一根C口的數據線,不過數據線沒有采用傘繩設計,並且產品也沒有額外配備防塵蓋,應該是出於價格的考量了,畢竟179的價格,算是比較入門的定位了。

鍵帽方面採用的是MDA高度的PBT鍵帽,手感還算不錯,PBT本身的含量應該不低,同時因爲其採用的球帽四邊受力比較均勻,所以打遊戲的時候會更爲方便一些,但我是碼字黨,所以還是更喜歡原廠高度的鍵帽一些,不過鍵帽高度這個主要是見仁見智了,每個人喜歡的高度都會有細微的差距,即使是原廠和OEM也會有人爭執不是~

那接下來就是我比較喜歡的拆軸環節了,我手上的這款是類快銀的彩虹軸,其本身給到了一個42gf的觸發壓力,1.2mm的觸發行程,算是快觸發設計了,對於遊戲黨來說應該是非常友好的,但如果是碼字黨可能會需要簡單適應一下,好在不是磁軸所以適應起來並不麻煩,其總行程給到了一個3.4mm,算是稍短的一個行程表現,應該是爲了快速回彈,使用的是18mm的單段彈簧,保證了快觸快回的表現設計。

那既然前面說了,其本身是類快銀的線性軸設計,那它除了快速觸發快速回彈的設計,其本身對於順滑度也有着比較高的要求,畢竟卡頓感嚴重的話,即使觸發再快也沒有意義,所以彩虹軸本身的廠潤做的也挺不錯,其採用的並不是潤滑油,而是潤滑脂,潤滑脂因爲其本身更偏向固態,所以可以保證較長時間的潤滑,並且珂芝在彩虹軸上使用的量也並不算少,所以實際體驗感還蠻不錯的,到手可以直接使用,無需二次潤滑。

讓我們把目光放回到鍵盤本身上,從圖上可以看到,K75Lite給了一個下燈位的設計,對於側刻黨來說算是好消息,畢竟如果是上燈位,側刻鍵帽會發暗的微不可見,順帶一提,還記得我說減配但沒完全減配嗎~沒錯,這邊就是沒減配的部分,K75本身是隻有四層填充的,也就是:poron夾心棉+ixpe軸下墊+軸底棉+硅膠底墊,但K75Lite,其卻有着五層填充,也就是其還額外增加了一層PET膜,從這部分上來說算是反向減配了。

不過就算是小砍一刀,也是砍了,相較於K75,Lite的確閹割了兩個部分的功能,首先是其接口方面去掉了原來自帶的USB HUB接口,還有一個就是將電量顯示從單獨顯示該爲了FN+ENTER查看,其餘部分就一刀未砍了,電池部分也是一樣的3750mah,同樣支持雙系統切換以及三模,並且也保留了比較解壓的撥杆設計,手感比較舒服。

雖然鍵盤有做前高設計,但其依然保留了腳撐設計,並沒有激進的直接取消,不過在實際使用中,其實不使用腳撐的情況下其手感最爲舒服,達到了人體工學角度,對於手腕來說也算是比較放鬆的狀態。

翻到背面可以看到,其背部的接收器倉有做磁吸設計,所以不是很擔心掉落,背部除了常規雙段式腳撐外,比較有趣的就是這個金屬銘牌了,可惜並沒有採用彩色塗裝,所以顯的稍微有些突兀,但質感上還是要比那些紙質銘牌要好上不少的。

總結與碎碎念

無論是從顏值還是性能上來說,其本身的性價比都是很高的,畢竟在兩百元內,性能好的大部分都是船殼,有顏值的基本都是需要二次潤滑的產品,而K75Lite到手即用,顏值也很能打,算是一個比較出色的選擇了,而從情感上來說,與K75幾乎一致的顏值也可以說是簡單的滿足一下當年的喜愛了。

省流:179元 75配列五層填充 gasket結構 三模熱插拔 單鍵開槽 PBT鍵帽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